最近刚刚立下小目标写作,开始各种尝试和琢磨,一方面希望严格要求自己,不允许自己写口水文;另一方面又想放松一点要求,毕竟天天写也没有素材。
严格要求自己的起因是在简书上看到了友友的文章,记得已经连续更新了有一年多,大概45万字了。因为365天,每天更新1200字,一年后大概就是这个成绩。这位友友讲自己写了一千多字,又主动删减了几百字的经历,为了提高写作的质量。
我想他一定是自我要求比较高的人,否则不会坚持那么长时间。另外,能把自己的作品删减,那是很厉害的。我做过尝试,结果越减越多。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刻意练习。虽然写作方面刻意练习我还不懂,直觉上判定,严格要求自己是必要的。
以上想法导致的结果就是,不敢写了。每次打开简书,再想体验下笔如有神的感觉,竟然没有了。
所以,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一点,还是放松一点呢?
我想,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节奏不对。
大脑有不同的状态,对于写作方面,我认为有两种状态:才如泉涌的创造状态,比如李白写的诗,信手拈来;还有就是严格克制,持续锻炼的修改状态,比如贾岛的推敲和杜甫的让老太太听得懂。
创作状态,要放松,如脱缰的野马,放开了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修改状态,要严格,就像园丁拿着剪刀,眼光准,手上稳,心里狠,无不可删除。
一、初学者的乐园
对于初学者,还记得小学语文老师教写作文,水之上下左右广言之。那时候的小朋友,本身没有多少素材,也很难有广阔的情感阅历,读书也少,要求写作文,还要写的好,想想都难。结果语文老师一句话,再次写作文就很有意思了,稚嫩的文字从一个小朋友的心里流出,那是另一个视角的人间喜剧。
记得我写天上的星星,大概是启明星,一个小朋友孤身一人,天还未亮,走在没有路灯的马路上。唯一能够带来勇气和亮光的,大概就是那天边的星星了。这可不像现在的万家灯火。还没走一半,天边就有了霞光,晃晃悠悠蹦蹦跳跳的走着,太阳就一下子跳出了朝霞边的云层,激荡起一片云朵。启明星就此上班不见了了,而我也该到学校了……
孩子眼中的事物,感受,是另一个世界,也很精彩。打开这个世界的门,需要放松,需要轻轻的拨动门栓。如果着,压力大,门栓越关越紧。
放松自己,细心体会,那是刚刚开始步入写作者的乐园。
二、理性的剪刀
我想有松必然有紧。放松的心态如同河流,可以纵横万里,奔流直下,也同样会洪水滔滔,一片汪洋。没有约束,遍没了主题,没了神魂。
大概我刚刚入学,还没有摸到门路,修改这方面还没有尝试,但未来必然需要。
我想我大概需要几个步骤:
1.查看语句通顺和错别字问题。
2.规整思路,调整文章架构和段落先后问题。
3.增加转折,揣摩重点脉络,推敲关键语句。
以上是初学者的一点点感悟,希望在自己写作路上有点帮助,至少能够有一个提醒。
也希望各位友友多多评论,提点一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