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逝,转眼之间,我读的《明朝那些事儿》已经到了第六部了,从第一部到第五部末尾,我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这个速度并不算快,但对于明史来说,已经过了百年。
从元代暴虐,深受压迫的朱元璋起兵反元,建成大明帝国,到万历年间,这个帝国已经摇摇欲坠。
坐在帝位上的人一直在变,朝廷的官员在变,坚守边关的将士和将领在变,各种制度也在不断增减,唯一不变的就是权术。
不论是最开始朱元璋废丞相,杀功臣,朱棣设内阁,用宦官等加强皇权,还是杨廷和、严嵩、徐阶、张居正、高拱等首辅的官场沉浮,最终绕不开的就是权力二字。
明代的皇帝很多都很特立独行,有爱玩疯跑的,炼丹的,玩蛐蛐儿的,不上朝的,总之个个都很有个性,在这些大人物做的一件件事情中,去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
翻看这一段段历史,一个人的人生描述不过一篇文字,但这文字的背后,都是一段段刀光剑影,可歌可泣的人生经历。
对于有抱负的官员来说,都想越升越高,但位置越高,权力越大,心就越迷失,渐渐忘了自己入仕的初衷,能被后人记住的,除了大奸大恶的奸臣,就是立于天地的良臣。
对于良臣,我的理解是有良心的臣子,他们做不到像海瑞一样两袖清风,家里穷的揭不开锅的清官,但却是官场沉浮几十年,仍旧怀有一颗初心的人。
虽然这些人物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十分遥远,早已湮没在时间的长河中,但他们所留下的事迹和风骨,传承在我们的心中。
读史即读心,以史鉴心,以史正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