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二十多年的成长经历里面,很少有“梦想成真”的经历,甚至都是一些越梦想越无法成真的例子。从小想成为画家,结果素描画过最复杂的图形也不过是个正方体;想成为科学家(估计大家都有过这个梦想吧),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想成为人民教师,结果与自己的梦想职业斗智斗勇了十余载,大学更是和辅导员当众撕逼撕的不亦乐乎。不过梦想成为腾讯的产品经理,这一次到时真的成真了。
大学时期的我们还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粪土诸侯的。每天的讨论诸如,腾讯就是个渣,除了抄袭p都干不了;百度不过就是靠祖国长城堵住了Google而已;淘宝一个卖假货的分分钟就会倒闭,根本看不上眼。
嬉笑怒骂中混到了大三,校园拉起了一条条求职招聘的横幅,那时才认识到人生不是在象牙塔里躲着过一辈子,而是要去谋个生计,挣钱吃饭,养家糊口。那时,完全没有求职概念的我,开始翻各种招聘网站,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腾讯的暑期实习生(13年的腾讯招聘工作就已经做在行业前面了,不得不说还是用心抢人才的)。就这样,在网上投了人生中的第一份简历,当时的记忆是冗长无比的表格,填了半个小时,很没有耐心,很多经历描述草草写完,就提交了。当然,结果是网申就被干掉了,连笔试的机会都没有。
WTF!?老子这么强的实力,奖学金拿到手软,项目、实习一个都不缺,逻辑思维惊人,表达能力超群,组织能力无敌还能被淘汰!?这个事实的确让当时的我无法接受,好好反思了一个星期,不过这个小挫折还是有收获的,至少让我意识到:
1.原来找工作是一件如此竞争激烈的事
2.原来腾讯是一家如此不错的公司
3.原来还有产品经理这样符合我逼性的职位
大概我和腾讯的缘分也就从这次无意间的�网申开始了,之后,在大四毕业和读研期间陆续申请了两次腾讯面试,但无一例外都死在了半途中。
越是无法得到的,越有一种占有的冲动。研究生毕业招聘季,我彻彻底底的好好准备了一把面试。首先,我疯狂收集网上的笔经面经,把各大论坛能够找到全部下载下来,一边通读一边整理,把面试官的问题分门别类,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自己情况,一一总结出对应的答案,整理了一个脑图,大致是这个样子,

然后就是拿着这个脑图,模拟面试的场景进行演练,同时也找了一些在互联网工作的同学一起交流修改,不断完善。再然后就是面试的邀请如期而至,面试的问题也都是成竹在胸,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简直有种show time的感觉。虽然每次面完都有些忐忑,但总体进度十分顺畅,一路过关斩将,群面、leader面、总监面、hr面,走到最后有一种大杀四方的快感,酣畅淋漓,十分痛快。接下来就是等offer,然后高高兴兴去上班,so easy,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工作。
然而,剧情突然180度大反转,当一起走到终面的小伙伴陆陆续续都在拿到offer的时候,我的面试状态一直loading,总是不能确定,就这样loading了半个多月,焦急的等待已经把的心智摧残殆尽。某日,突然一条腾讯的短信不期而至,我当时看到腾讯title的短信,心率瞬间200+,打开之后,并不是期待的offer,而是另外一场面试的邀请(这里是腾讯某部门单独招聘,与公司校招是独立的通道,所以我收到了两次面试的邀请)。
古人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第一鼓刚把气给泄了,还没有等到捷报,这又让我再敲一鼓,当时那种深深的疲惫感,我现在还能清晰的记得。上次面试八成已败,这次又多了次机会,即使再不情愿,也没有理由拒绝。于是背起行囊,再战沙场,这一次早已没有了第一次的酣畅淋漓,完全是靠意志力在勉力维持。还好,算是顺利,又走过了四轮面试。没错,我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连续面试八场,把自己简历那点破事儿说了八遍,到最后我看见简历都恶心。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能做的全都搞定了,�接下来,成与不成,看天吧。记得那天我在香港中央图书馆自习,电话突然响起一个内地的号码,心中怀着是offer的期待来到洗手间,接了电话。
“是赵汗青吗,这里是腾讯HR招聘组,恭喜你获得腾讯offer………………”
后面的那位姐姐又BB了什么,我已经完全听不清了。我只听到了一个词,offer。接着给爸妈和女友打电话通知,当时�激动的已经手舞足蹈,像疯子一样对着电话大喊大叫,完全不顾周围人们的异样眼光。最想去的一家公司给了我收到的唯一一份offer,就这样听起来如此小概率的事件发生在了我的头上。现在想想还有些被幸运女神眷顾了的感觉。�回想起面试的整个过程,50%的能力、30%的准备、20%的运气,缺一不可。
�就这样,我成了一名腾讯的产品经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