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首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不亦说乎”,是学习最基本的要求,而不是最前面的“学而时习之”。但是现在的教育都把重点放在了“学而时习之”,有失偏颇。现在对“学而时习之”的理解多强调让孩子反复复习,其实这句话应该有三层含义:复习、实践、习惯。这三者统一到最后,都要达到一个标准“不亦说乎”。
让孩子以快乐的心态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学会了养性,学会了养正,这个根就扎实了。不能因为我们认为是好的东西,就让孩子哭兮兮的学,填鸭式地教育,失去了孩子的天真烂漫。
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太讲功利的东西,还是要回到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学习知识的目的是“用”,即学以致用,有两个标准:一是有好的人品,好的德行。如何检验?就是要有志向。有志向,就会有动力,志向越大,动力就越大。二是有好学心,有很强的求知欲。一个人有志向,才有很强的求知欲。好学,就会把最好的、最优秀的思想吸收过来。这样的孩子教起来会很轻松!
由此可见,学习其实很简单,不要单看分数,分数只是对智力的检验,而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专业知识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真正使人成功的因素,是一个人的积极心态以及与人的良好关系。这就是人品。人品好的人,人生也差不到哪儿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