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加入007这个写作社群,与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战友许下不写就出局的承诺:7天1篇写7年,7年后,和一群人去南极。然而践行过程中,经常每次开始提笔输出总是伴随着紧张的情绪,写完才能如释重负。有时为了按时完成“周更”任务,占据了整个周末时间,有时则拖到“截稿”前一天晚上才开始真正码字。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几点:
1.重视不足导致的拖延
2.输入/积累不够导致的“难产”
3.没有事先计划导致的赶工
针对以上几个“坑”,下面进行进一步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法。
首先,如果一件事对你来说足够重要,试着把它培养成自己的刚需,很容易摆脱拖延的心理。一开始,我写作的初衷仅仅是为了养成持续思考、践行的习惯,但这种源于内心成长需求的写作动机并不总是那么明显和强烈。如果今后能充分理解写作的意义,把写作培养成刚需,拖延的毛病很可能就不治而愈。前段时间,币圈垂直内容社区“币乎”上线公测,一些写作者通过坚持写作不仅收获了众多粉丝,同时也获得了不菲的收益。想想如果一个人经过不断输出好的作品,不仅能够影响他人,甚至给自己带来收益,也许写作对于他来说根本就是停不下来。当然,态度决定了行为,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态度。认识到以上写作的重要性,还要养成持续输出的习惯,才有机会收获成长。
其次,写作是一个输出倒逼输入的过程。就像做饭需要食材,写作也需平时要积累素材。为了避免经常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无论是一时的灵感闪现、生活中所见所闻,抑或是主动阅读资料,都应该经过经过刻意的收集、归类和记录,将来作为填充文章框架的一砖一瓦。比较常用的素材收集管理工具有: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
最后,事先做好合理规划是能够保持持续输出的必要条件。完成一篇文章主要包括选题、资料搜集、草拟大纲、书写正文、修改排版等流程。整个过程如同完成一个小型项目。这可以借鉴在工作中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实现项目目标所采用的项目管理流程。其中包括项目启动、计划、执行、监控、收尾五大过程。项目启动过程,主要负责市场和用户调研,并确定项目的背景和需求。完成立项后,接下来至关重要的环节便是制定完整合理、可执行的计划。制定计划可以将复杂的工作进行拆分,并逐步细化需求,同时在执行过程也会有更具体的监控标准。此外,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避免突发因素的干扰,计划中通常会包含相应的风险应对预案。如果将完成一篇文章的工作进行拆分,每个环节进行提前规划,看似复杂的步骤也能一点一点稳步的推进。而为了避免临时出现紧急事件导致时间不足,像选题和搜集资料等工作也可以在平时工作之余提前开展,不必非得等开始提笔输出的时候才开始。因此,做好合理的写作计划安排,写作任务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