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东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出征,击剑斩获首金。
荣誉背后,人生的意外才迫使李豪选择了这条征战之路。
究其成长历程,即使命运弄人,也丝毫没能让其轻易妥协。
没有什么不需要付出代价的,而成长,更非一蹴而就。
有的人,从一开始就已决绝涅槃重生。
1、拼搏的人生,绝不妥协
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94年,李豪出生在四川省华蓥市,两岁时却不幸遭遇车祸,被迫截肢。
虽然有所缺陷,但李豪从小生性好动,也一直乐观。右腿的缺失也并没让他自暴自弃,反而更加的顽强、积极与阳光。
独腿爬树、游泳,甚至是骑自行车都要远远超其他同龄人。2007年,13岁的李豪骑自行车载人上学,所展现出的惊人的运动天赋被市残联干部发觉。经多方建议,他从此踏上了体育的道路。
起初,李豪学的是游泳。随着年龄增长,身高达到了1.86米,综合身高臂长的特点,在教练的建议下,他才作为非职业赛手转战轮椅击剑。
训练的过程尤其艰辛,日常5小时高强度的训练,除了技术上的难题,右腿留下的后遗症更加剧了每一次伤痛。
长期的枯燥与艰辛让李豪身心疲惫,苦于日常训练带来的伤痛,2014年,李豪离开了轮椅击剑队到了重庆打工。
由于出身农村,父母常年务工为生,家庭一路走来的艰辛李豪也都看在眼里。当得知儿子退队的消息,母亲却并没有责怪,一番教诲让李豪痛定思痛,也坚定了自己心中的目标,决心将击剑事业进行到底。
2015年,李豪由四川转战上海。加入上海轮椅击剑队后,他发现自己技术和技巧都落后于其他队员。为了弥补差距,在每次训练之后还必须加训3小时,为扎实基础,很多动作都从头练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过刻苦而系统的训练,李豪攻克了自身的局限,在击剑方面取得了突破,并在各大比赛上展露头角,并连创佳绩。
而东京残奥会是李豪首次残奥会参战,8.25日轮椅击剑男子佩剑个人A级决赛在对战乌克兰选手时,最终以15:12胜出。
十年磨一剑,终硕果累累。除开外界,成功与个人的努力密不可分。
虽然人生的意外带给李豪的是肢体上的缺陷,但却依旧没能阻挡他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完满的人生。坚强的意志与不屈的斗志,才得以成就李豪击剑之路的人生转变。
无论拼搏与奋斗的历程有多么艰辛,事实也都证明证明,风雨之后会是彩虹。
2、实力的人生,源自底气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于温哥华转机被捕,随后被加拿大扣留整整1028天。直到返回祖国的那一刻,她每天都24小时戴着电子脚镣,等待着最终判决。
面对拖沓冗长的引渡案,民族大义为先,当下一步是返回中国还是引渡美国,一切都是未知数时,孟晚舟只好置个人危难于不顾,独自承受着加方的政治胁迫。
但即使是身处逆境,她依旧步伐坚定,优雅而从容,并不乏自信与阳光。
孟晚舟197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童年与其他农村孩子一样,也过得十分艰苦。
2岁时父母应征入伍,孟晚舟被交由爷爷奶奶看管。小时候的她不喜欢学习,成绩甚至在班级倒数,很难让人联想她将来会在国际商界有一番作为。
直到1984年,孟晚舟才跟随父母来到深圳,生活上也并没得到多大改善,每逢雨屋必漏,甚至隔着墙壁都能听到邻居家的对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孟晚舟逐渐懂事,1988年她考入大学,同时拿到美国高校的offer。美好如期而来,却不料意外也接踵而至。
父亲因让公司损失200万而被开除,接着父母离婚。因工作的银行撤销网点,自己也被迫失业,又因为英文水平不过关而被取消了美国签证。
父女俩一度落入冰点。父亲在被公司开除后,只好和朋友一起拿出2万元资金注册了“华为”。
1993年,孟晚舟开始进入华为工作。初入华为,她并没有担任要职,只负责转接公司总机、文件打印,销售服务等各类繁琐的事务。
直到1996年,孟晚舟跟随公司赴莫斯科参加国际通讯展,应领导要求将一叠美金换回了一大捆卢布时,她才认识到了汇率的效应。
华为多年来的默默无名,也让孟晚舟被刺痛,她深知唯有自己强大,公司也才能发展壮大。
1997年,孟晚舟考入华中理工大学攻读MBA,一年后取得硕士学位,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长为公司的中流砥柱。
随后,孟晚舟转向公司的财务领域。为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推动建立了全球统一的财务组织,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财务体系和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的成功,使得公司迅速发展。随着华为事业风生水起,孟晚舟在华为的作用也更加突出。
2011年,孟晚舟作为新一届董事会成员,作为CFO出现在华为董事会及监事会名单才被大家所熟悉。
被雪藏18年后,孟晚舟成为了父亲的左膀右臂,继续和父亲共同打理着创下的商业帝国。华为铁娘子的胆识与魄力也得到了更多认可!
而就在华为蒸蒸日上的同时,美国也掀起一片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碍于美国的科技霸权地位受到威胁,美方极力打压华为。
自2018年孟晚舟被捕,加方一直受制于美国,也迟迟不肯放人。事件一度不断发酵,舆论哗然。
面对长达1000多天的非法拘禁,孟晚舟不卑不亢,丝毫没有动摇立场,直到回国的那一刻,她依旧从容。
见惯了大风大浪,更清楚美加双方的政治伎俩,孟晚舟深知华为的明天是光明的,而自己的背后则是强大的祖国。
困境只是暂时,乐观与希望却可以永恒,天降大任,必先苦于心志。华为与国家的崛起,也早已给了孟晚舟与这个时代足以反胜的底气。
3、进阶的人生,坚守长期主义
2019暑期档《哪吒之魔童降世》如期而至,上映即斩获可喜的成绩。89分钟票房过亿,创下多项记录,豆瓣评分8.7,上映38天破47亿票房…
最终票房达50.36亿元,《哪吒之魔童降世》一举刷新了中国动画电影票房的历史记录。
而哪吒的逆天改命,何尝不是导演饺子自身的投射。
饺子原名杨宇,四川泸州人,生于1980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从小对动画的痴迷使他在同学转行后也走上了“弃医从影”的职业发展道路。
重燃的创作激情,也使得他走上了自学动画电影制的道路。一开始,为专心创作,饺子辞职闭关,丢弃了光鲜体面的铁饭碗,不懈在这条还未见曙光道路上摸索,与自己死磕。
整整三年多,没有离家太远,生活按部就班,客厅,卧室,厕所三点一线。一心一意扑在设计上,甚至连网线都没牵,被迫过起了为梦想而节衣缩食的日子。
届时,受制于国外动漫发展的中国市场也长期不景气,市场风气差,成本压力又大。套取政府补贴的行业行为也催生了一系列粗制滥造的国产动画。
乌烟瘴气的市场使得有水平的动画一直短缺,使得国漫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也并不光彩,加之日本与美国动画的入侵,国产动画的前景一片迷茫。
在国产动漫举步维艰、夹缝里求生的艰难时刻,一部优良的动画堪比凤毛麟角。
直到2008年,《打个大西瓜》问世,饺子秉承着职业人的初心,坚持着既定的标准和原则,以其巧妙的构思与丰富的画面观感,受到了行业在内的广泛认可,斩获了国内外三十多项奖项。
《打个大西瓜》见证了饺子的实力,可直到入圈,他才真正直面了整个业界的困境。
一味追求压缩成本,将其远远控制在政府补贴之下的行业风气盛行,国产动画的春天依旧遥远,市场的萧条对好作品的包容度也并不理想。
到2015年才开始出现转机。《大圣归来》的成功打破了“付出不一定有收获”的行业诅咒,人们对好作品的接受也使得饺子对动画电影产生了新的认识。
一步步走来,饺子深谙“真正有质量的作品才能赢得各方投资,拯救整个行业于危难”的道理,再度为此过上了“苦行僧”般的生活。
2015年始,4年里1460个日夜,集合全国各地中小动画公司,20多家特效团队、60多家制作公司,超过100个形象设计的“哪吒”被提上日程。
但制作成本高,难度大,参与制作成员更高达1600余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请不起动作指导,饺子就亲自上,全程动作指导。
剧本一遍遍打磨,整整花费两年,故事也不断被重构,5000多个镜头一改,到最终上映已是第66稿。
从制作到完成花了5年,从靠外包挨过国产动画的冬天到最终看到业界的曙光似乎也太过漫长,可饺子及其团队依然坚守。
本着对动画的热情与执着让饺子在这场与时间的拉锯战中,走出了寒冬,并一步步迈向了春天。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成一件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哪吒的逆天改命也是饺子的不认命。
都想要改变,却空于口号,可生活并不是演戏。要获得真正的改变,唯有行动。
有件事,成本是固定的,而收益无限。它,就叫成长!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也只有你真正够好,世界才会为你买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