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walk behind me, I may not lead. Don't walk in front of me, I may not follow. Just walk beside me and be my friend.”
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阿尔贝·加缪
有一个朋友在他生日那天发了朋友圈:“果然最关注我的还是中国移动,对自己的说声生日快乐”。
我们的生活中突然出现了一种现象,比如在一些重要的节日的时候,我们最先收到的祝福都是app们最先发来的,甚至可以说是轰炸,短信,微信,邮件,你记得你上一次被人这么“轰炸”是什么时候吗?我说的是人哦,不是机器。
我记得小的时候,闺蜜或者好友生日,几个小伙伴会一起约好,在生日当天的0点一起向她发祝福短信或者打个电话,哪怕只是最简单的四个字:“生日快乐!”,我很清楚的记得,在发信息的那一刻,经常比自己生日还开心。
现在呢?哪怕是软件推送给我们信息,上面写着:“今天是XX的生日,送个祝福给她吧!”,我们也只是习惯点击右上角,然后继续手头上事,或者是刷喜欢的剧,继续着属于你自己的生活。
一份简单的祝福,在岁月中慢慢被我们遗忘,同时被遗忘的还有曾经那个好朋友。
也许有人会说,朋友工作太忙了,不想打扰他;朋友都已经结婚生孩子了,不想去打扰她们的生活;朋友现在事业有成,我现在还只是月薪3000的小透明,高攀不起等等。你又不是你朋友,你怎么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生活上的“自嗨”,脑补出各种画面和编造出各类理由来安慰自己,然后告诉自己:“和你没有联系,是因为你的生活已经离的太远了,已经和我无关。”
其实你怎会知道在朋友下班后一个人不想回家,但是又不知道去哪的时候,你的一句问候,就可以打破他一个人寂寞的夜晚。
你又怎会知道在你发过去久违的问候时,你的朋友正在为今天工作上或者感情上受的委屈而闷闷不乐,那个时候,你的一句关心胜过好几箱百威。
百度百科给出对“朋友”这个词语的解释是:
朋友(友情)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双方心理契合更为深度时,可称之为知己。
朋友其实更像是情感生活里的驿站,是可以让人停下来,聊生活,聊心情,聊感受的地方,你可以随时回来,因为他这里有你不想给家人和爱人知道的喜怒哀乐。真正的朋友和家人一样,无论你活着什么样,都会陪伴着你走下去。
套用一句经常听到的话,如果爱,请深爱。如果他是你朋友,请把真的把他当朋友。
这几年生活中突然出现一个叫做“朋友圈”的东西,里面什么东西都有,晒美食的,抱怨的,骂街的,卖惨的,后面连卖东西的都出来了。
有时候我都会想,这些东西你发出来后,是给谁看的?卖东西的就不用说了,反正就是推销,估计也就这个时候才把你当作“朋友”。
那发自拍的,晒美食的这些,你又是给谁看呢?你会回答:“当然是给朋友看了,让他们知道我现在过的挺好的,生活也不错,不用太担心我”。好的,问题来了,“朋友”是哪些?稍微用的久点的微信号,里面的人都是好几百个,我们问问自己,里面有多少个“你认识的”朋友?或者说你知道有多少朋友是会关注你的。
如果你连朋友圈里有哪几个朋友都不知道,你发的快乐和谁分享,你想要的安慰谁来给你?
你有经常翻手机的通话记录看吗?如果没有,建议你可以先看看,3个月来,你有几个电话是打给朋友,我相信很多人通话记录里,除了工作电话,接着就是快递的,送餐的,要么就是你打电话给送餐的。给收快递的。。。
现在的联系方式越来越多样,按理说交流更方便了,但是却更孤单了,我们总是对着朋友圈一遍一遍的刷着,也不知道刷什么,好像只有滚动的屏幕才让你觉的你是活着的一样。
大部分孤独都是自己给自己的,身边总有人陪伴,只是我们对此漠不关心而已。
请不要让你的朋友活在记忆里,活在你的微信里,要让真正的朋友活在我们的生命里。
一生很久,每段路都会有朋友陪伴,朋友一生一起走,愿彼此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