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自白》作为三岛由纪夫略带自传性质的私小说,问世于战后混乱时期,面对战后的价值颠倒,传统道德疲软无力的情况,加之三岛自身精神极度的空虚与失落,方有这样一部作品。
文中的我对大人说着“我能看见我出生时的样子”这样令人觉得荒诞的话语,对挑粪工下半身的轮廓、拉练回营士兵身上的汗味甚为迷恋,这种源自幼小心灵的想法,不得不说有些发自内心的成分,还未戴上假面,真实的令人难以置信。
不管是13岁的我有着一位60岁的恋人,还是与父母亲较为疏远的关系,都于潜移默化中滋生不够阳刚的个性,更何况自身纤弱的身体带来的自卑,也正是这些前因的存在,才有了青春时期,对同学近江性倒错般的后果。
对圣巴赛斯蒂安肌肉美的沉迷,对王尔德《渔夫和他的灵魂》中紧抱美人鱼死去的年轻渔夫的尸体的沉醉,对自我精神的磨练以及自我官能欲望的激发,都是我与众迥异的成长经历,也是我羞于启齿的假面。
“生为梦幻,死为常往”,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心理特征之一,在文中的我和三岛的双重意识中,都有过无数次的幻想,对死亡暴力的认知也没有作任何辩解,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流露。
而对同学的妹妹园子的感情,有些不由自控的成分,有着自我纠结的烦躁。与园子相处时的情欲,还不如看到男性胳膊上的牡丹刺青图案带来的冲动,也正是在无数次这样的情景下,我开始对自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是我对园子隐藏自己内心的出发点,或许是想通过语言上的假面、肢体上的表演,解开羞耻的绳结。
大胆客观的自白,是极致的真实,也是另一种层面的自我完善和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