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襁褓中随父母亲从长江来到东江,从岳阳来到惠阳,从岳州来到惠州。

父母亲的家乡在“岳阳楼”旁,长江边美丽的“城陵矶”半岛上,因 “岳阳楼记” 而闻名遐迩,特别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千年传唱。他乡是故乡,故乡是他乡,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父母亲告诉我,家里的老房子早已在战火中被炸毁了,亲人们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都走散了。
如今的岳阳市是湖南省第二大经济城市,区位优势十分显著, “城陵矶港” 是长江中游第一港,综合枢纽港口,国家一类口岸,俗称“城陵矶海关”。

如今,城陵矶港携手“上海港” 打造长江黄金水道,经济腾飞,指日可待。

当年,父亲是恵州航道局,“观音阁” 航道段副段长(现在的航道分局),我们家住当地,在离江边不远的平地上,面对面建起两排20余间平房,两边用竹篱笆拦住,中间的空地就成了一个院子,一半办公,一半住房,从父亲办公室里的桌、椅、板凳到两边的篱笆墙,从江边的小艇到院子的中央,便是我童年的 “乐园”。
家门前碧绿的大江叫 “东江”,是珠江流域的三大水系之一,发源于江西省寻邬县桠髻钵山,在广东省龙川县合河坝与安远水汇合后称东江,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广东省境,经龙川、河源、紫金、惠阳、博罗、东莞等县市注入狮子洋,东江干流全长562公里,广东省内435公里,江西境内127公里,江面宽阔,微风吹过,鳞波闪闪,风大时,江水略显湍急,但波澜不惊,商船、客轮、机船、铁(木)驳船和小舢板穿行其间,特别是那大马力的 “拖轮”,船舷两边写着斗大的船号, “上游”、“恵拖”,拖着10多条大型铁(木)驳船,船与船之间用一条10多米长短,直径8公分大小的粗绳连接成一长串,就像一列长长的火车,哼哧、哼哧,艰难缓慢地逆流而去,当年,那船可是国家运输能力中,主力中的主力,“东江” 是一级支流,区域内的交通运输要道,尽显一片繁忙景象。

父亲的工作是要维护该段航道的畅通和安全。
那时候奶奶还健在,奶奶双目失明,双足裹脚,母亲和奶奶婆媳关系很好,以后听母亲说:我出生后,奶奶的眼睛可以辨认出光亮,奶奶好高兴,从小抱着我不愿放下,一天舅舅来看我们,见奶奶老抱着我,对奶奶说:不用老是抱着的。将我放地下,我便步履蹒跚地走了起来,小时候一直在奶奶的怀抱中成长。
记得6岁时,一天和7岁多的兄长跑到江边简易的小码头旁的小艇上,我和兄长竟敢解开艇绳,拿起船桨将艇划走,任小艇在江心漂流,岸边的大人看见两个小孩在江心的艇上乱转,急的大喊 :你们赶快回来!兄弟俩充耳不闻,无知无畏,奋力划桨,好像在东江上 “放歌”,而艇在“跳舞”,父亲和同事划了只船过来将我们带回,兄弟俩仍面不改色心不跳,年幼无知,也许就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可一晃就过去了。
沿着大江岸边,长着连片的蒿草、芦草,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草,江风吹过,有着 “风吹草低现牛羊” 的感觉,江皋之上,人们在荒草中开出一块块菜地,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江边荒草丛中,望去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们家也开垦了数块菜地,种了多种时令蔬菜和瓜豆,家里常年不缺菜吃,那城不城,乡不乡,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令我至今都向往。
人们喜欢回忆童年旧时光,是因为事事处处都有父母的关爱照顾而幸福快乐,可我不仅仅因为这些,而是因为我的人生是在那一行行蹒跚的脚印里起步,到了上小学的年龄,要回城念书了,母亲带着我们回到了惠州。
母亲是一位家庭妇女,旧社会家境贫穷,从未上过学,还有祖母,不但从小没书读,还被 “裹脚”,两只小脚被裹得像两只 “粽子” 一样,致使奶奶不但人为地失去了工作能力,连走路都不稳,步履维艰,想起就难受,搬回惠城后,家用激增,有了要找工作添补家用的需求,母亲勤劳朴素,只懂相夫、带儿、做家务,为了改善生活,参加工作,母亲的单位是 “惠阳地区食品出口第二仓库”,简称 “食出二仓”,主要工作是将惠阳地区13个县市的 “山珍野味”、“飞禽走兽”,挑选上品,集中一起出口到香港换取“外汇”。
母亲自参加工作以来,工作勤奋努力,爽直开朗,连年被评为 “优秀党员” 、“先进工作者”,入党不久就被选为 “支部委员”,多次作为惠阳地区外贸系统的先进代表到广州参加省外贸系统的 “党代会” 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并在会上作先进事迹报告,稿件由别人写好,教她读熟,至今都将当年用“绸布”做成的“代表出席证”珍藏好1,好像珍藏着她那已逝去的难忘的美好时光。
父亲厚重少文,是一个 “老派人”,非常有礼貌,明显带着旧时代的印记,有着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 “湖湘” 本色。

当年,父亲在岳阳城陵矶海关江务处工作,1952年,国家为支援广东经济建设,从全国各地抽调干部到广东工作,父亲奉调从岳阳来到惠阳,从长江来到东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