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会有一些变化。除了容颜外貌上的,还有内在的。
外在的变化别人都能看得出来,“哎呀,这么多年过去,你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如果这不是过度恭维的话,那么我恭喜你。
“哎呀,这几年不见,你头发怎么白了这么多呢”“哎哟,你头上也有不少白头发了”。当然,能这样直言不讳的往往是关系不错的人或者干脆就是家里的亲戚,否则的这个人会被认为情商太差,不会说话。
好吧,扯了点闲篇。下面说说觉察到的内在的一些改变。
1.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从十几岁上初中开始,再具体点讲大概是受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课文启发。记得那篇课文节选是要求背诵的。
自此便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探索生命的意义。种子有漫长的萌芽,生长的过程。到学校毕业踏入社会才算真正破土而出。
满怀憧憬着策马奔腾,二十多年后马不知去了哪里,而今或走或跑或卧倒/躺平,最后亲身经历悟出来——生命没有意义。
生命虽没有意义,但人间值得。
2.不读经典
刚入社会开始工作,年轻的时候最关心的是怎么赚钱,怎么才能赚到更多钱,所以感兴趣的读物也是首富名人传记,教人理财创富一类的。怎么把PPT做的好看,怎么把工作总结写得出类拔萃,让BOSS一看到就立即留下深刻印象,最好有升职加薪的机会第一时间想到我。
一入职场深似海,再回头,已经看到华发在夜晚的灯光下闪着银光。
为了功利而读过的那些有什么用吗?不知道是焦虑驱使下去读的还是读得更焦虑了。真未可知,你觉得呢
俱往矣,最近几年一直在向内探索。或许觉得外面那花花世界也就那么回事。娱乐、八卦、漂亮小姐姐……呵呵,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开始读《老子》《易经》,好多读不懂,有点后悔中学时怎么不下点功夫学好文言文。
尽管遇到很多读不懂的困惑、困难,依然乐此不疲,看不懂就听解读,各种版本,各路老师大神们的解读,有意思,真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读这些经典没有焦虑,反而越读越放松。
3
在学校里被迫养成的跑步,现在成了爱好。
从纯粹业务锻炼跑步,到参加半程马拉松,目前参加过两次半马,第二次完赛成绩比第一次提高了三分钟。
我想我会一直跑下去吧。
用文字记录成长,我是007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