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中央公墓2号门,进去以后有一条笔直的大路。两旁的墓碑被一片绿荫遮蔽环抱着,像书架一样整齐地排着。在这里,让人心里生出温柔的感伤,感受到命运的漂泊。世上纷飞的爱恨情仇,那么多不认识的人,富贵的,潦倒的,动荡的,平淡的,不论是怎么样的人生,都变成墓碑上的名字。下面一行生卒年月的数字中间只隔着一条短短的线,但是这其中却包含了一个人一生太多的欢喜和忧伤,叹息和满足。
往前走一点向左转的32A区就是音乐家之墓了,正中央是莫扎特的纪念墓碑,四周环绕着贝多芬,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舒伯特...这些闪耀的音乐家们死后也相聚在了一起。32A区被后人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大师们 “永恒的沙龙”。传说莫扎特去世时贫困交加,被草草地葬在郊区的圣马可罗平民公墓,当时瘟疫流行人满为患,他的葬身之处连个标牌都没有,后人再也无法寻回他的遗骨。
那个世纪的音乐家们大都英年早逝。他们多愁善感,能敏锐地觉察和表达常人所无法体会的情绪。机体时常处于一种狂躁的精神错落,神经器质性病态。往往需要在午夜梦回的时候,思维像开花一样创造出惊人的艺术。他们获得了很多名誉和声望,也遭受着很多困难和痛苦。曾经的轻狂意气,都被命运的冲刷磨砺而去。
死亡这个主题大概是一个人的人生最后最大的故事情节。每个人都一定也会有这么无法预知的一天,跟墓地里的人一样,像一粒被重新埋进泥土的种子,在一小块石碑下面归于尘土。你爱的,恨的,努力那么久才得到的,全部都拱手留下,什么也不能带走,包括你的钱,你的荣誉,你的往事...人生其实真是很无常的。面对这接下来的人生,到底该怎么办?但是即使去想也找不到满意的答案的。
美国马里兰州一位名为Mary Elizabeth Frye的主妇,为了同居友人的母亲过世而写过一首诗。诗本身并无名字,后人就以其第一句来命名"Don'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请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我不在那里,我没有离去。我已化作千缕之风吹过,化作雪中晶莹的钻石,化作洒落熟穗的日光,化作温柔的秋雨。当你清晨醒来的时刻,我化作鸟儿展翅盘旋的扑簌,化作温柔闪烁夜空的星星。
墓地里的音乐家们,愿你们在此地安息,保佑着我。谢谢你们带给我那么多美妙的音乐,还给我留下一份礼物,让我对生命去警觉和思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