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醒中醉梦
潘诗雨-六年级-无锡
日暮。
了然一身的他,身旁,只有一座老亭相伴。
默默注视着天边的那缕残色消逝,斟满酒杯,今夜,一醉方休。
漫步而过陈旧的青石板,放轻脚步,似乎一点重声便会如石子击破水面,打碎这宁静的和谐。放眼望向路看不见的尽头,行走、转折间,一座老亭刹那撑开了自己的眼帘。如世外高人,默默然旁观沧海变迁,置身事外。锃亮的油漆终与这古景片片相映不和,手指轻轻抚过,却还能感受到历史的余温。百年醉翁亭,名副其实。
转眼,思绪不犹飘到那位曾经的滁州太守的身上,眼前,那个千年前的身影重又鲜活起来,一段传奇跨越历史重又演绎。
小宅里,白帆飘飘,哀乐不止。欧母没有落泪,只是呆呆地望着灵柩。眼中,往日的那一丝灵动仿佛已随着丈夫的远去而灰飞烟灭。她望向身旁不满五岁的儿子,凄凉的一笑浮现,无言,她只是在心中慢慢发誓,这个孩子,即使付诸一切,也要把他送上他父亲耗尽毕生开拓的道路。
震天的锣鼓响彻小镇上的云霄。欧母银发翩翩,可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红袍加身的欧阳修抬头挺胸,比往日更加气宇轩昂。没有拥抱哭泣,他只是郑重地站在母亲面前,一声谢谢,撼动了所有人。欧母抬起儿子的头,忍了十几年的眼泪夺眶而出,却又笑得那么开心。她从儿子的眼中看到了无比远大的志向,那是对未来远洋兼程的无限自信与向往。
往年母亲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化为烟尘。 呵,人老了,很喜欢怀念呢。欧阳修靠在栏杆上,微微自嘲。这些年,他独自驾驶一叶小舟,在波涛汹涌的官场中艰难而行,拼尽全力,却还是翻了船。他回想着这数年间的颠沛流离,还有宫中那些小人阴险的笑脸,默默摇头。他第一次回想,自己当年步入官场错了吗?眼中的光彩微微一暗,向着明月举杯,一饮而尽。这动作让他微微一愣,唐朝之时,是不是也有位诗人独爱一人饮酒醉呢?
李白,这个名字在他脑海中徘徊不去。说起来,他的前半生和自己有些相似呢。可后半生……他又饮了一杯。李白在官场失意后毅然回归江湖,逍遥自在,日日饮酒作诗,就算晚年潦倒,也毫不掩盖他刺痛历史的光芒。他的前半生,仿佛清醒着,只想着在朝中游走,为国效力。而他日后的一生,宛如看破世俗,痛饮之后的一场醉梦、痴梦。烦恼、纷争全部抛之脑后,官场的腐败和纷纷扰扰都不在他的眼中。这种生活,是他欧阳修向往的吗?他竟然一时间想不出答案。
如果,一直醒着呢?他为自己的想法一惊。李白,那和他比肩的便是杜甫了。杜甫可有在官场游走过,他记不清了,但他记得清的是杜甫一生谱写无数诗篇,十之八九都是为国家而写。杜甫一生鞠躬尽瘁,为国耗尽所有心血。这,真的是他想要的吗?他仍然不知道。
欧阳修久久无言,手中的酒杯却从未停下。脸色微微泛红,却毫不影响他将思绪引向远方。那如果,能够醒着,做一场痴梦呢?人,如果一直不睡,不休息,自然会疲劳,精力自然会消失殆尽。劳逸结合,这是古人一直所说的,似乎也是他所盼望的。何不在太过清醒的时候大醉一场。酒,并不是通往醉的唯一通道,无酒人可自醉,心醉,便是最好的放松。
环山,慢慢淡去;草木,看不清了,不知是不是酒意。酒壶中酒,已去了大半。云雾已然散开,眼前豁然开朗。耳边水声潺潺,他心想,醒着,太久了,醉一场吧。
身后,脚步之声微响。转身,望向那个向他躬身行礼的得意弟子。高高举起酒杯,轻笑,汝,愿与吾醉一场?

翁醉于醉翁
刘咏泰 南京 六年级
曾经,欧阳修与同伴共醉于此,我很是羡慕,于是,我随众人来到琅琊山,瞻仰醉翁亭之风采,望能沉醉于亭中。
走进亭中,环顾四周,发现这亭是真的令人陶醉。一踏入门中,一阵木香,伴随着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使人似乎回到那个时代,烽火连天、勾心斗角的时代。
接着,映入眼帘的,就是四根木柱,分站四角,四平八稳的托起人生的沧桑。用手指轻轻划过,感受到的是厚实,似乎告诉世人,在朝在野,都要挺直腰板,勇敢的面对阴谋诡计,正直地做人。想想欧阳修的为人,似乎亭子,就是为此而建。
坐在亭中,从包里拿出《醉翁亭记》,心中默默朗读,似乎欧公就在身边,用心陶冶着世人,传输着自由的情怀。
想起欧公的人生经历,我似乎明白了,坚持不懈,不卑不亢的精神。如果说,当初欧阳修是醉于山水,醉于美酒,醉于人群。那么我就是醉于欧阳修文中的山水,美酒与人群,更醉于欧公的情怀之中。
世间之景很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对于醉翁亭,我也有自认为独特的理解。醉翁亭,是一个净化心灵的圣地,在其中,每一个举动,都能想到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怀。

菱溪石赋
沈若帆 南京 高二
一亭,一石。
亭上有一匾,上书四个大字“天外子遗”,内有一石,名为菱溪石。
这尊石如一归隐山林的瘦瘦皱皱的老人,独立于此,娱情山水,飘飘若仙。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圆孔,孔孔相通,据说“一孔注水,孔孔皆出,若自下焚香于一孔,则众孔皆烟。”想象此般场景,便感到此石的透漏奇妙。
欧阳修曾为它作《菱溪石记》。它本是菱溪里一块奇石,欧公“爱之远徙向幽谷,曳以三犊载两轮。”搬到醉翁亭来与民共赏。而天外子遗四字应是出于欧公诗“皆云女娲初锻链,融结一气凝精纯。仰视苍苍补其缺,染此绀碧莹且温。”
蝉在树上鸣噪,鸟在林间啁啾,我登上旁边一石亭,干脆跨坐在它的窗上。自然地抬头,树枝的底色是蓝天,末梢挂着白云。灰瓦缝隙的青苔甚是可爱,瓦缝中甚至钻出一棵小植物来,飞檐白墙更添韵味。远处的人声被鸟鸣蝉噪掩盖,此一绝好去处却鲜有人来,可叹。
在寂静的夜,菱溪石是否也会回忆自己的一生,想起它曾落在那荒凉的寒溪旁,长满青苔,被沙石打磨,被禽鸟啄食,掩没在荒草之中,在溪水中年复一年地露出和沉没,无人问津。想起那日欧阳修独独看中它,把它拖回到醉翁亭旁,放在清凉的泉水,陡峭的山峰,朱红的栏杆和翠绿的竹林边。为它作文,为它写诗,邀好友来观赏,多少次抚玩叹息。
这块石头碰到了欧阳修,是幸运的。它多孔无法雕塑,又无法削成青砖铺地,本应该长久地躺在菱溪,却被各文人雅士赏玩、赞叹,是千里之马逢伯乐,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是彩云追月得知己。
而如今,醉翁亭游客络绎不绝,数百步远处的菱溪石却鲜为人知,或经过则走马观花,稍瞥一眼而过,无人肯静心细读亭前的碑文,无人肯观赏它奇特的圆孔。就像小石潭纵然幽美,然而却寂寥无人,静穆孤凄,如一个怀才不遇的君子。
我呆立良久,思绪万千,一只鸽子嘴里衔着虫子歪头歪脑的看了我几眼,飞到树上去了。蝉声愈发响亮了,轻风也吹了起来。

素心
潘旻昱-苏州-九年级
山高水长泉淙淙,独我欧公醉朦胧。
——题记
初到琅琊时,时近日暮,日月共照,隔着镂空的敬亭,影子下,他举杯独饮,嘴角勾起,回味无穷。
清晨入琅琊,初日照高林。只觉一个耀眼的太阳高高的躲在绵羊毛似的白云之间,时不时露出一只眼睛,眨几下,看看世界,又藏起来了。细细碎碎的暖光普照大地,穿过片片树叶间,留在大地上的是一个个星星点点的光斑。
遥闻泉水叮咚之声,漫步来到了一泉处,曰紫薇泉,又名丰乐泉。此泉非比其他泉,是整个琅琊山的源泉。若千年前,欧公偶然的与这口泉结下了缘分。一尝味甘、凉爽;二尝便大喜。并建下一座亭子曰丰乐。听那泉水叮咚,观那泉水清列,泉眼处,水促促而奔;百里前的泉眼,汨汨地外冒,它们川流不息地奔着,奔向最终的聚集地。琅琊山里其他泉亦是这样。这种奔走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似乎也是象征着欧公治大国如烹小鲜的为政精神。
浮想联翩之际,身边游人络绎,神色欢喜,伛偻提携,往来不绝,纷纷跑向醉翁亭。一路跟随来到醉翁亭,亭安静雅致,稀疏的参天古树包围了醉翁亭,飘摇的枝叶发出了动人的旋律像是在演奏自然独奏曲。纵看古今中外,醉翁亭在历史的舞台上完美演绎了一亭一故事一亭一份情的主题。亭尖飞翘,与圆形拱门相映衬;院落由青砖组成,丝丝缝隙间吐露的是数不尽的沧桑。
宴席上众宾欢聚,觥筹交错,赠山肴野蔌,奉烈酒香泉。原来是欧公正与好友滁州百姓举行宴会哩!酒桌上的欧公举起酒杯对着广阔天空,脸上满满的都是幸福陶醉,此时的欧公看着滁州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醉了。醉的彻底,醉的骄傲,醉出了政治的新高度。也正是这种与民同乐的乐给欧公带来了真正的快乐,带来了功名带不来的快乐!这千古名亭这与民同乐的情怀,阻隔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也许,欧公只能寄情于山水,喝酒赋文下棋爬山来释怀吧。
欧公一生过得也不是一帆风顺,多次遭贬,但他却仍然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顺,化不顺为顺心,愁都解脱在了酒里山水间,只因他有一颗素心,一颗纯净的心!欧公醉了,醉了!但实则他是醒了!醒悟了山水醒悟了人生!
有颗素心的欧公,真好!

江边
顾烨 常州 九年级
当天空才刚刚露出一片鱼肚白。
当还带有寒意的晨风吹拂过他的脸庞。
一个消瘦的男子伫立在船头,眼神,飘散向远方。
眼神中,是气愤,是迷茫,是坚毅。
到底是什么时候,他下定决心,要逃离这里?他不知道。
或许,是痛失慈母的时候?
时间回到那个十三岁的春日。像往常一样,他拒绝了家人邀请他出去赏花玩景,躲在后院的赐书楼中,日复一日的和古韵经典打着交道。有人说他就是个书呆子,他也从不否认。他就是不善与人打交道嘛。他总是这样想来宽慰自己。
当母亲逝世的噩耗传来时,他,愣住了。他没有哭。他不是不悲伤,只是伤痛的潮水过分汹涌的涌上心头,噎住了他的咽喉,堵住了他的脚步。过去的一幕幕,过于鲜活的记忆,在他的脑海中,放映,循环,随着他的心,一点点的失落,变冷。
或许,是被考官狠狠训斥的时候?
22岁的年纪,已经是秀才及第,本应当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他是那么自信的一个人,却只因为一些先进的言论,被迂腐的考官严加训斥。他惊讶,他愤慨,他恼羞成怒。他发誓,再也不踏进这虚伪的牢房任何一步。他好奇,为什么自己一直以来信仰的真理,却如此不堪一击?他失望,为什么这世间,所有知晓真相的人,都装聋作哑?他无法理解,也不能接受。多么自傲的他啊,永远也无法释怀。
或许,是家人争夺家产的时候?
灾难,似乎总是接踵而至。失去了爱妻,还要面对家人无休止的纷争,他,已经身心俱疲。他总是望着临旁的长江,奔流不息;他总是羡慕,它是多么无忧无虑。他总是在迷茫,我的未来究竟在何处?他在痛苦,在彷徨,在人生的岔路口迷惘不前。很难,真的很难,而立之年,拖家带口,渡江而过……
“客官,开船了。”是个软糯的女声,操着一点吴音。
“好。”艰难的开口,是一点苦涩。
远了,又远了,熟悉的彼岸渐渐离去,很快,目光所及之处,只是江水。迎着清晨的微风坐下,依然是鱼肚白的天空,似乎有一抹金黄悄悄爬上一角。
怕是,日出了呢。吴敬梓挂着一丝笑意,想。

放下伪装,回归本性
艾钰青 七年级 常熟
泉水涓涓,清澈见底,这是大自然的馈赠。
刚开始的我有些放不开,只是躲在雨伞的背后,当被喝令放下保护伞时,心中幽怨万分。与雨伞依依惜别后,我就收到了第一份来自“敌方”的馈赠——一捧从天而降的泉水。怀着满腔的怒气瞪了主谋一眼,还没来得及反击,第二份“礼物”再次从天而降。纯净的水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热情的扑在了我身上。
这次,我并未抬头寻找“赠送人”,而是赌气似的一股脑将泉水划出一条弧线,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绽放出它的绚丽,将我的“祝福”转赠给其他人。
当自己全身湿透时,才意识到,我竟然突破了平常禁锢自己的伪装,将真正的自己展现出来。一股清泉,竟使我卸下了对世界所有的防备,释放了自己的本性,这或许是大自然独有的魅力吧。
再转眼看其他人,一向给我留下成熟稳重印象的姐姐,此时浑身湿透,她脱下了鞋子,光着脚站在泉水中,拼命地向别人泼着水,一边泼,一边放肆的笑着。
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可她却并未爬起,而是坐在地上,不住的笑。
一流清泉,使我们放下顾虑,回归孩子的本性;一流清泉,使我们放下对外界的抵触,回归大自然;一流清泉,使我们放下沉重的外套,轻松一刻。
当年,欧阳修被贬滁州,诗人纵情于山水之中,以山水来洗涤官场上的污垢。卸下防备,释放自我,醉于山水之中。此刻,我听那泉水细细,仿佛在与欧阳修对话。
人生很长很长,我们不能让自己一直紧绷着,那样活太累了!

水
镇江市 陈博帆 六年级
人生,如一汪清泉,永不停歇地流淌着,洗涤着每个人的心灵。——题记
走在山水之间,阳光洒向大地,白云悠悠,四面环山,花草丛生,山石遍布,绿木满山,青山环绕,天上的鸟群在自由地翱翔,无忧无虑;树上的蝉虫在用生命高歌,好似战场上的勇士;水中的鱼类顺着溪流而下,时不时还会蹦出水面,再落下去,形成一道一道的涟漪。但是在这美景中,最能使我沉醉的,还莫过于小溪中的水了。
孔子曰:“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水洗涤了万物,让大自然变得更美丽;水清澈见底,是纯洁的象征;水滋润了一切,是世间所有生灵的乳汁。是啊,由此看来,水是一位真君子。
用手触摸溪水,冰冰的,凉凉的,并能瞬间洗去手中的污垢,轻轻划动,随后便出现了一道道水波。从上游到下游,溪水永不停歇地流淌着,我久久注视着流动的溪水,吹着轻风,听着鸟儿与蝉儿的深情对白,霎时间,一天的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
但在某些工厂,为了图方便,直接将污水未经允许地排入河流中,造成严重污染,地球在告急,河流需保护。
水创造了万物,并洗涤了一切,也为人类无私奉献着,但更需要我们保护。

素心如醉
王璐瑶 八年级 山东
残阳,为老亭镀上金粉。亭下,一老翁独饮而醉,笑意久漾于脸颊,心已醉。
轻轻潜入曾经的琅琊,不小心打破了被历史尘封的故事。抬头望那亘古不变的蓝天,是穿越千年的永远深邃,永久明亮。风云变幻,惟其不变,以其素简的蓝,笼罩万物。
慢慢踏上曾经的古道,不小心寻入了欧公的足迹。脚下是历经千古沧桑的青石板路,石上轻轻浅浅的纹路,仿佛是古往今来历史的刻痕,斑驳了欧公的前世今生。
抚过历史的光阴,沿壁而行,有一竹丛,正对醉翁亭。绿意葱茏,疏影横斜。阳光微泛,笼于竹叶,如金纱,如薄雾,氤氲在空气中。
回头,有亭翼然,撑开了我的嘴巴,亭上有镏金字:醉翁亭。我就这样被它静静注目着,一惊,叹于千古名篇。想到当年欧公“乐其乐也”,仿佛回到了曾经,看“觥筹交错”,举杯痛饮,冽酒香泉,静淌于心。
他全然忘却了曾经朝廷的尔虞我诈,抛弃了以往的勾心斗角,全身心醉于宴中,看到众宾安居乐业,民风质朴,周围的笑声溅落一地,心中全然无忧,就这样被温馨的气息充盈着,目光清澈如酿泉之水,颓然乎其间。“若民可安于此,虽贬,尤乐也。”,他醉中,悄悄许下这样的承诺,见民之乐而乐于心,眉弯眼笑,心境里不知不觉生出了一朵叫做快乐的花,向阳开,照开一片清浅的绿色,如云如雾。此情此景,是所谓“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酒也仿佛是绿的,是自然的颜色。映在眼眸中,饮于心灵里,点亮了久未醒过的心,洗濯了尘封已久的心,心中流转起自然之音。使他不觉漫步于林间,赏林壑之尤美,抚柔滑之山泉,感受自然生命的质地。从未感到如此真实,如此柔软。人乐景,景乐人,两者交融,天人合一。他醉心于自然,醉心于原始的自己,以素心与自然相拥,自然与人,已不分彼此。
人之为人,乃自然之造。人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产物,应尊其造物者。离开是为了回来,是不忘本心,是珍惜素心,怀感恩之心面对自然,亲之敬之。
素心如醉也,醉之至,乃醒也。惟醒,则如欧公,可见自然之真理,可悟与民之同乐也。
人醉而心未醉,乃境也。醉不因酒醉,而是陶醉,陶冶性情,是修为也。以此观万物,则万物皆有情,皆可悟也。

岁岁看泉人
张奕扬 常州 九年级
七月,烈日炎炎,白云悠悠,双脚不自觉地带着我向前走去,不知不觉中,紫薇泉已迫近眼前。
泉水是生命的镜子,欧阳修面对此泉,窥见了人生,窥见了命运,领悟了做人为官与民同乐的思想。天下所有的泉都不简单,泉看到世界各地的人,也照出来此参观的人。古希腊神话里那喀索斯遇见了泉水,照出了自己的容貌,从此爱上自己,因为泉水照出了他的人,他的容貌。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多少人因为泉水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有一双火眼金睛,便不是走马观花,便能有所收获。欧阳修来到此泉,用心观察,思考,才有了《幽谷泉》的问世,由“潺湲无春冬,日夜响山曲”之景到“顾我应可怪,每来听不足。”之理。
人类自古就是亲水的动物,不然,泉水怎会吸引文人墨客的无限青睐。杨万里爱水,描画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场景;白居易爱水,勾勒出“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的模样;储光羲爱水,体现出“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的气阔……
天地之间,紫薇泉毫无波澜,但它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猛然醒悟,我竟是如此渺小,我只不过是这泉水旁的一时过客,只不过因为这一潭小小的紫薇泉照见了各地的人而俯首而震撼,我的渺小正是这世上所有泉水之伟大的体现!
泉上白云悠,太阳之下,泉水无声地诉说着它千年照见的一景一物,照见的一年年的看泉人。

紫薇之泉 五年级南京李子树
泉,是高尚的,是圣洁的,在山中永生,世代长存。
如今,紫薇泉水因甘甜而著名,在一口正方形的坑中,周围的砖块年代,一看就是一口老泉,可问君其由来,可就没人能答得上来了。
当年,欧阳修贬到此地,是当地的一把手,天天有朋友来拜访,一来人就得打水沏茶,但泉水离官府远,所以每次都得让朋友久等,实在是不好意思。
这天,又有朋友上门交谈,欧阳修吩咐手下一位军士去醴泉挑水,那位士兵带上水桶,不情不愿地走了。 当时是盛夏,天气炎热,知了声连绵不断,充满了整条小路,军士大汗淋漓地到了泉池,满满的打上两桶,小心翼翼地往回走去,中间休息了好几次,眼看就要到了,突然间,脚下一滑,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两只水桶睡在地上,泉水撒了一路。他顿时恐惧和担心从心底涌现出来,唉!白跑一趟,要是回去再挑,时间迟了,会挨骂的,还是在附近找找其他水吧! 于是那人丢下水桶,跑进树林仔细搜寻,突然,微弱的流水声钻进了他的耳朵,走近一看,是一汪新泉,立刻找回水桶,满满打上便兴冲冲地回府了。
用泉水沏好了茶,欧阳修端起茶杯一品,他可是个品泉高手,一尝,大叫: “这不是亮泉之水!”立即叫来军士询问,方知此水出于新泉。
欧阳修大喜,立即开发那口泉水,并定名为“紫薇”。 现在品尝这口甘泉,可以回想当年此泉的辉煌。

醒中醉,醉中醒
项雨欣 高一 镇江
饮酒一杯,似醉似醒,事已至此,对错何解?
——题记
蝉噪鸟鸣,心中不知是乱是静,林木环绕,漫山遍野希望;光线明晰,铺天盖地信心;蝶翅扑闪,飞入梦忘无边。
酿泉边,千年前的清流,潺潺而走,百里前的泉眼,汩汩而冒,眼前的那片明朗,阳光恍惚入眼,眩晕闪时仿佛又见他,从此走过,感慨清流,鉴赏甘泉,苦闷从他眼中一闪而过,然后不见,作为一代文宗,欧阳修的超脱远大于郁结的心态铭记于我们心中,永不消逝。
摇了摇头,许是被这山水之景影响而想象吧,继而前行,泉水仍旧耳边叮咚,微风依然低声诉说;天空仍旧眼中明朗,飞鸟依然独自飞过。天地万物每日皆在改变,选择何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智慧。
行至醉翁亭,院落内安静雅,清风拂来,吹皱一池的从容,枝叶摇曳,攀爬一庭的历史,只有树头的夏蝉引吭高歌,奏响人生的精彩,让人如痴如醉。
在如此景致之中,仿佛又见遗世独立之景于他的挥毫泼墨下,变为一片超脱阔天,若乎那“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即便面对着眼前的山与水,天与地,心中郁闷仍旧无处排解,孤芳自赏的无奈,只得化为杯酒的或醉或醒,亦真亦假。
对欧阳修来说,辩证的对错从来都由帝王决断,那对错就只是自演了。
举酒,对众,酣饮,喧哗。身醉,而心醒。
醉中醒,是知己远在天涯,是朝廷不识其志,苦闷寂寥使他身醉。
举酒,对众,酣饮,喧哗。心醒,而身醉。
醒中醉,是不愿面对现世的冷酷,不愿面对自己的痛苦,孤独乐观使他心醒。
无论醉中醒,还是醒中醉,他的态度便一直如此,人生命运,泰然处之,寄情山水,简单乐观。
于亭中,众宾欢聚,觥筹交错,酒香醇厚,沉淀在岁月里,醉了,醒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
陈雨 八年级
醉,有两种,一种是神经上的醉,另一种,是精神上的醉。
登上琅琊山,来到醉翁亭,闭上双眼,回到过去,去遇见欧阳修。
他,好游山玩水,即使被贬至滁州,也未曾改变他的性格,依旧轻松慵懒,为政宽简,将滁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醉翁亭记》就是在那时写成的。
踏入亭中,看向四周,恍惚间看到了千年前的喧闹。
“欢迎父老乡亲们的到来,很荣幸各位能够赏脸与我一同饮酒作乐。”欧阳修在醉翁亭中,欢迎来宾,“请大家尽情喝酒,尽情玩乐!”
与民同乐,这是欧阳修的一贯作风,也是他受民爱戴的原因之一。
“希望大家能够尽兴而归,来,干!”欧阳修举杯,向来宾进酒。
“好,干!”底下传来宾客们干杯的声音。
酒过三巡,欧阳修迷迷糊糊地看着面前的看着玩乐的宾客们,一抹笑容滑上嘴角,兴许,这幅场景才是他最想看到的吧。
他喜喝酒,但他更喜百姓安康、幸福、快乐,这是他一生的追求,若能达到,此生便是无憾了。
清风徐来,他知道他醉了,但不仅仅是喝酒导致的,更多的是沉醉于如此安详的场景中,而产生的满足感。
月上中天,宾客三三两两地离去,酒已醒大半的欧阳修伏在桌上,奋笔疾书……
思绪飘回,目光落回在醉翁亭上,耳边似乎响起欧阳修悠悠然念着《醉翁亭记》的声音。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美景,《醉翁亭记》是这样说的,但是,醉翁之意不仅在这些,欧阳修的心,与我们息息相通,你我皆知,醉翁之意在百姓之乐,醉翁想干的,是实现肩负百姓安居乐业,让国家富强的责任,并且实现它们。

琅琊醉翁
杨逸航 七年级 南京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一座山,名琅琊;一眼泉,名酿泉;一座亭,号“醉翁”。千年前,三处鲜为人知的风景,因一个人的到来,一篇诗的即兴,从此名扬四海。其人,名欧阳修。
跟随六一居士的步伐,我也有幸领略了琅琊山之风情。目入眼帘,水天相接,将闼闼青山环绕。树的绿是没有边缘的,仿佛在向四周扩散,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绿的气息。这里,水至清却有鱼,这绿色与蓝色调和,勾勒出另一片天地。酿泉水在山间倾泻,弥漫着酒香的诗情在酿泉水中流淌,与水一道迎面倾泻而来。亭前,瀑布一泻千里,水声轰鸣,飞溅的水珠晶莹剔透,阳光照耀下,如点点金光飞向四方,一片辉煌。人醉在景中,仿佛是人正在水汽中弥漫。
欧阳修曾贬至滁洲太守,偶得山之僧智仙所作之亭,酒酣之间,自号醉翁,名之醉翁亭也,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中,太守醉于此,滁人游与此,众人宴于此,“宴酣之乐,得之心而愈之酒也”。与民同乐,官民亦友,为民所敬。钦佩你,这份洒脱,千年来,何人能及?
儒家所说的人生境界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一般人很难占全,而欧阳公在偏僻的滁州竟将三者完美地统一起来,既成为当地百姓拥戴的清廉刚正的父母官,政绩卓著,又满足了其文学家的性情,形成创作上令人称道的“六一风神”,进而成为扭转北宋一代文风的领军人物,这又焉何不堪称“风流”?而要形成这种“风流”,只有来自内心的和谐平衡。
琅琊山上,沉醉于山水亭台,宴酣之乐,杯酒入肚,挥笔写下不朽的诗篇。欧阳修,这位清高洒脱的醉翁,已然为中华文明的长卷添上了一笔浓墨。
醉翁醉翁,身已醉,魂,千杯不醉!

山水如药
无锡 杨战 七年级
醉翁亭,是欧阳修命名的,他常常在这座亭子里办公、喝酒、作诗,还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暑假,从繁忙的学业之中抽出空来,我就跟着乐老师来到了琅琊风景区,准备目睹一下这座著名的醉翁亭。
刚一进入景区,我就看见了一棵棵参天大树。沿着这些树木组成的林荫道走,一旁是哗哗流淌的泉水,鸟儿也在树林中欢快地飞翔。好一派令人心旷神怡忍不住的景色!又往前走,只见前方有一眼泉水。走近一瞧,泉水边的石碑上写着“让泉”二字。我接了一瓶泉水,忍不住喝了一口。泉水十分冰凉,还带着一丝甘甜,难怪这是当年欧阳修品茗用的泉水啊。
站在泉水边往远处眺望,山脚下有一片古风建筑。走进正门,我一眼就望见了树荫下的醉翁亭。醉翁亭四角翘起,正中间的匾额上,有苏轼亲笔写的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醉翁亭”。坐在亭中,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欧阳修请客的场景:文人墨客们在亭中饮酒畅谈,写诗作乐,亭中一派热闹的景象,欧阳修和朋友们都陶醉在这迷人的山水之中。
我又望着远处缓慢流淌的泉水,不禁想起了醉翁亭记中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经历过了官场上的明争暗斗,而山水便是他心灵最好的良药。而我们不也能用山水来为自己疗伤吗?学习的繁忙,工作的不顺利,不都能通过亲近山水来消除不愉快吗?不都能通过亲近山水来放松自我吗?没错,山水如药。山水能使人放松身心,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让我们去亲近山水,做一个山水之间的“醉翁”吧。

素心
潘旻昱-苏州-九年级
山高水长泉淙淙,独我欧公醉朦胧。
——题记
初到琅琊时,时近日暮,日月共照,隔着镂空的敬亭,影子下,他举杯独饮,嘴角勾起,回味无穷。
清晨入琅琊,初日照高林。只觉一个耀眼的太阳高高的躲在绵羊毛似的白云之间,时不时露出一只眼睛,眨几下,看看世界,又藏起来了。细细碎碎的暖光普照大地,穿过片片树叶间,留在大地上的是一个个星星点点的光斑。
遥闻泉水叮咚之声,漫步来到了一泉处,曰紫薇泉又名丰乐泉。此泉非比其他泉,是整个琅琊山的源泉。若千年前,欧公偶然的与这口泉结下了缘分。一尝味甘、凉爽;二尝便大喜。并建下一座亭子曰丰乐。听那泉水叮咚,观那泉水清列,泉眼处,水促促而奔;百里前的泉眼,汨汨地外冒,它们川流不息地奔着,奔向最终的聚集地。琅琊山里其他泉亦是这样。这种奔走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似乎也是象征着欧公治大国如烹小鲜的为政精神。
浮想联翩之际,身边游人络绎,神色欢喜,伛偻提携,往来不绝,纷纷跑向醉翁亭。一路跟随来到醉翁亭,亭安静雅致,稀疏的参天古树包围了醉翁亭,飘摇的枝叶发出了动人的旋律像是在演奏自然独奏曲。纵看古今中外,醉翁亭在历史的舞台上完美演绎了一亭一故事一亭一份情的主题。亭尖飞翘,与圆形拱门相映衬;院落由青砖组成,丝丝缝隙间吐露的是数不尽的沧桑。
宴席上众宾欢聚,觥筹交错,赠山肴野蔌奉烈酒香泉。原来是欧公正与好友滁州百姓举行宴会哩!酒桌上的欧公举起酒杯对着广阔天空,脸上满满的都是幸福陶醉,此时的欧公看着滁州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醉了。醉的彻底醉的骄傲醉出了政治的新高度。也正是这种与民同乐的乐给欧公带来了真正的快乐带来了功名带不来的快乐!这千古名亭这与民同乐的情怀阻隔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也许,欧公只能寄情于山水,喝酒填词下棋爬山来释怀吧。
欧公一生过得也不是一帆风顺,多次遭贬,但他却仍然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顺,化不顺为顺心,愁都解脱在了酒里山水间,只因他有一颗素心,一颗纯净的心!欧公醉了,醉了!但实则他是醒了!醒悟了山水醒悟了人生!
有颗素心的欧公,真好……

游醉翁亭,品让泉水
顾明哲 南京 六年级
正午十分,戏完水的我们拖着湿淋淋的身子,走到了醉翁亭前。
见旁有一溪,涓涓细流,缓缓而下,又闻鸣叫,蝉鸣树上,鸟唱枝头,正是:鸣鸟噪蝉枝上唱,涓涓溪水石上流,好一个幽景!
溪水上,一个长方体突兀可见。尽兴时,向前一看,中间两个大洞,呈正方形,约三尺深,上有清泉流出,水高近一尺,玻璃般清澈,牛奶般丝滑。原来,这泉名让泉,是北宋文豪欧阳修召待贵客所用的泉水,可显现出这水的金贵吧。听说这水能喝,我也跃跃欲试,拿起瓶子,对着泉眼,舀了半杯水。看着瓶里清澈的泉水,我尝试饮入,细品,胜水之冰冷,胜水之甘甜,胜水之纯净,胜水之香气,更有一股浓浓的自然风,总之,仅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无法品味它的美。很快,我喝了半瓶。
喝完了泉水,我们来到了醉翁亭。它像一个优雅的文人庭院。一百多年来,风雨不断,阳光不收,这建筑依然不朽,保存下来,能想到,古往今来,文人雅士,为亭歌赋,为楼吟唱,也必光临此地。他们也许跟我们一样,惊叹于着一百年的文化瑰宝,这上帝赐予我们的福音。
亭,是中华传统建筑的一种独特方式,连接山水田园的桥梁,醉翁亭,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到了醉翁亭。一座大亭子,一派清式建筑。24根梁柱支撑着船形的瓦顶,一根横梁贯穿其中,四根大梁上,挂着两幅对联。亭子很高,可望尽让泉,旁还有一片山水景,有假山环绕,竹木遮阴。在一个深山,人际鲜至的林中,建一座古典而优雅的庭院,看着山水田园,品着山泉清水,听着鸟鸣蝉噪,那该多么享受呀!
欧阳修已离去,但老人家给我们留下的建筑瑰宝与美丽的生活方式,将永远留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正如那涓涓让泉水,千年后,还会继续流淌……

团结=做人之本
丹阳 七年级 蒋馨甜
“哗啦——哗啦——”
潺潺的溪水,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谷,时而缓,时而急。他,唱着优美的歌曲,唱着安静,平静。清澈的河水,将白云悠悠,映入水中。
平静的背后,有着,更大的阴谋,似乎只有他与我们,才知晓事情的前因后果。才知晓这里发生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嘟——”一场哨声,昭告开始。这哨声,吹出了人们的激情,吹出了热闹的气氛。
各方的主力军,毫无顾忌,纷纷脱掉鞋袜,下水泼水。他们用瓶子装满了水,装满了希望,装满了胜利。并将此泼向对方,泼向胜利之光。
一道道水,在天空中,画了一条美丽的弧线,像一位美丽,如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然后,再华丽的落下水,溅起晶莹剔透的水花。
不是小兵就没用。他们可以在后方,蓄势待发,成为下一个,主力军,成为王者,胜利者。她们,也在后面用着自己的微薄之力。泼向对方,将胜利的算盘,指向自己的一边。他们彼此齐心协力,共同获得胜利。
先不说人,说说弱小的蚂蚁吧。他们遇到火灾,不是坐以待毙,而是快速报成一团,滚出火灾。即使外层的蚂蚁,全部死掉。即使所剩寥寥无几的活着,他们也愿意尝试。
在人生的道路上,少不了彼此合作,少不了互相相信。只要团结,方能胜矣,方能克服困难。
“嘟——”一声清脆的,哨声,结束了比赛,结束了,同学们的澎湃之情,却没有结束同学的合作之心。
“哗啦——哗啦——”溪流之声,又恢复了平静。

选择
唐佑琪 七年级 镇江
“泉眼无声嬉戏流,树荫照水爱情柔。”泉眼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的乐园,是有灵性的。
站在紫薇泉边,忽然发现闻名天下的泉没有一点特色,还十分的小,沾一点泉水,“哇!”刺骨的冰冷,透心凉!那又是什么让这平淡无奇的泉水闻名天下呢?是名人吧,是名人的题名吧——欧阳修,紫薇泉。
欧阳修可为是一代名人,宋代文坛改革的领袖。他曾两次科举落榜,但并不气馁,坚持不懈,选择继续参加科举考试,终获得了不错的名次。
在生活中,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不同的选择就决定了不同的后果,也可能就决定了你今后的命运,所以我们要慎重的选择。欧阳修的选择就很正确,也正因如此,才会有人为了纪念他,为他修纪念建筑。
醉翁亭建在滁州,四面环山,空气清新,泉水众多。小溪欢快的唱着歌儿,一路伴我们而行。在这烈日炎炎下,自然环境中,喝一口泉水,洗一把脸,最舒服不过了;,打一场水仗,那叫幸福!
老师大手一挥,我们迅速的冲到了水边。女生比较偏向防守,比如说我,伞一撑,穿上一件外衣 ;男生就比较偏向攻击了,你看,有的拿空瓶子灌水,有的蹲下双手放入水中,有的穿的是凉鞋,直接下水,准备用鞋踢……每个人都蓄势待发!随着老师的一声高喝,人群暴动!“哗哗~”水声不断!“啊~”尖叫声也络绎不绝,高低起伏!“哈哈~”时不时的出现……种种声音汇成了一首动听的交响曲!
老师忽然叫我们停下,放伞!我慌了,会淋湿的!又开始了,便往人少的地方走,但依旧会被水泼到,决定不再躲闪,反击了!拿了一个空瓶子,装了满满一瓶水,向对面一泼水,好开心呀……快乐地打水仗结束了,如果我选择依旧躲闪地话,即使不淋湿,也不会开心吧。选择真的很重要。
大自然真是鬼服斧神功,能让泉水巧妙的灌通山林,泉眼充满灵性!

心术
刁小川 八年级 山东
庆历八年,欧阳修被贬到滁州,并落去朝职。对于我们来说,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极为痛心的事情,但欧阳修并没有因此颓废,从此一蹶不振,反而更加卖力为朝廷办事。
欧阳修被贬谪后,在山上建了醉翁亭,用来于与亲戚朋友借酒消愁,用酒来于人民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并每天都一醉方休。欧阳修晚年体弱多病,但他用常人所不具备的心态依然乐观向上。
而清末林则徐也因违反慈禧太后的意愿,被冤枉的贬到普宁老县城,这里只有陌生的土地和陌生的人民,他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视事实为必然的过程。虽然最后他孤独的死去,但他为人民效力,付出了他的后半生,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有意义的。
他们都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林则徐用行劳动来使他与人民和谐融洽的相处。欧阳修却注重用心灵与人民沟通,他以他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并以此来治愈自己的心灵。
朝廷背叛了他,但他依然效忠于朝廷,不像朝廷那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依然尽力而为,付出自己的一生为国家效劳,为人民卖力,使社会进步。
他通过心的沟通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经验,磨练自己的意志。因此,我们也要学习像他遇到困难不能消极颓废,也不能置之不理,做一个与自然,与坚强相拥的人。
即使他晚年蜷居醉翁亭,但他视野开阔;即使他年老体弱,但意志仍然充沛;即使他心灵遭受被贬谪的深重打击,但他依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整个世界。继续为国效力,创作了不朽诗篇,为后人积累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始终被后人所景仰。

同一条溪
余菲 高一 常州
沿路,潺潺泉水顺山势而下,汇聚成一条小溪。观,看其清澈;触,感其凉爽;尝,品其甘甜。
来到琅琊山脚下,顶着骄阳前进。强烈的阳光肆无忌惮的扫射在我们身上,汗水止不住地往下淌。“真累!光上个坡就不想走了,又热又饿。”听见有同学抱怨道。柏油马路被晒的滚烫,冒着热气,登山的我们开始变得烦躁。
走了一段后,听见流水的声音,是一条溪。流水潺潺,水里石头清晰可见。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与水是亲密关联的。儿时的我们,在雨天可开心了。遇见小水塘,跑过去就是踩一脚,溅一身泥水,还嘻嘻哈哈的。可现在好像并不那么欢喜,看见了水也只是走马观花。
但既然来了山里,山泉水还是要亲近一下的。放下背包,相互扶持着,踩着石头横过流水。弯下身来,带着一丝好奇,触摸了下溪水。它是清凉的,这么炎热的天里,来一口冰水是再好不过了。尝了一尝,甘甜和凉爽一下子跑遍全身。似乎没那么烦躁了,脸上露出微笑。
“啊呀!谁泼我!”“我呀!嘿嘿。”转眼,刚刚还平静的水面,闪现出一层层水花。男女生双方战斗十分激烈。起初,男生灌了几瓶子的水,使劲泼向女生,女生有些不知所措,但很快就调整好状态,不甘示弱。丢掉雨伞,撸起袖管、裤管,脱掉鞋袜,下水后就是一阵强攻。尖叫声、大笑声充斥在我们之间,好像一下子就回到了小时候,那个与水快乐的时光。

琅琊之趣
于子娴 八年级 山东
琅琊山,幽幽。
山林中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深深的吸一口气。新鲜的空气进入肺部,将夏日的闷热驱散了几分。但仍不能去除心中的烦躁。
走了没几步便见清澈的水流,岩石上涓涓细流,潺潺流过,幽幽水韵,声声怡人。正应了“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这句话。小溪流水哗啦啦,哗啦啦,它似乎在奏着的歌曲。柔美,婉约,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见到这情境,同学们停住了脚步,看着不禁发出赞叹。“哇塞,太棒了”“这水怎么这么清?”……
最终同学们决定进行一场泼水大战,男女同学分为两队,有的眉飞色舞的交谈着,有的面露凶光,心里盘算着怎样和“仇人”大干一场。有的则得意不已,炫耀着自己高潮的的技术。个个眼中都发着兴奋的光芒,似乎都势在必得。
泼水大战开始了!同学们原形毕露,连平时柔柔弱弱的女生也都个个成了女汉子。一时间水花四溅,笑声如铃儿一般清脆动听。我心中烦闷的情绪也随着水花消失了。
琅琊山层峦叠嶂,曲径幽泉,四季皆有好景。尤以夕阳晚照,雨后听泉,别有情趣。它的趣,可以去除天气的燥热下来,它的趣,可以是你的心平静下来,它的趣,可以……

醉
童恒 常州七年级
醉后世界,千奇百怪,沉醉自我。
借酒消愁,借醉意,忘记过去,酒后吐真言,借醉意,说真话。
他,自称醉翁。被贬后隐在琅琊山中,只和一亭相伴。
走过一道道台阶,渐渐水声潺潺,书香味愈发浓郁。亭,坐立在泉之上,鸟盘旋在亭之上,地上的我们围坐亭旁,皆被其所“醉”。
欧阳修,以其自号命名此,之所以他叫“醉翁”,概是他常在此喝酒,每次喝最少,但最醉......
他是否有愁?想吐真言?
他的神秘,不得不让一串串历史,重演绎。
亭中,一老妇人依柱而坐,脸上皱纹因笑而加多,几根白发丝,落在地上“终于安心了”,这似乎也是每位父母,最大的心愿,欧阳又醉了,醉在了母亲的笑中,爱中与怜惜中。红袍穿在身,显得更加神气,与母亲相拥,泪从脸颊滴落,一个“谢”字,包含万分情感。
夜晚,小酌一杯,印着月光,想起与众人,官府勾心斗角,累啊……终于可以做回真正的醉翁,醉人,醉景,醉世界!
他醉,不为忘记,而为更好地进入和记住。
他的醉,乃醉入山水,乃人生的二分之一,人生不如醉与醒,只有醉了,才能醒......

琅琊山之行
山东 八年级 邢益嘉
烈日炎炎,虫鸟嘤嘤。我行走在发烫的柏油马路上。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从山脚下向上望,琅琊山好似被草木披上了一层绿色的外衣,幽深秀丽,草木茂盛。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我行走于山林之间,听到水声潺潺,越来越近。到了广场,才看见一条小河从旁边流过,清澈见底,水中有小鱼小虾,在水中嬉戏玩耍,水非常甘甜可口。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我继续向上走着,趟过了小溪流,走过了许多小路,峰回路转,我看到了一座亭子。旁边有一水潭,潭水清澈倒影着一座木质凉亭。潭边林木茂盛,林中伫立的一块巨石,“醉翁潭”三个字遒劲有力赫然在目。走过了醉翁潭,两棵亭亭如盖的百年醉翁榆后面一道青砖院墙临溪而建,院门上“醉翁亭”三个字直入眼帘。
天色渐渐变深,我走在柏油路上,走在人生的路上,走在思考的路上。

心中的“甘泉”
张禄斌 常州七年级
为什么一泓清泉拥有至上的名气,被文人所夸奖?
烈日炎炎,知了在枝头发出令人烦躁的噪音,林荫在地面上闪烁,许多负面情感齐涌心头,心中很不是滋味。
手上举着一把伞,在骄阳下无力的走着,觉得已“生无可恋”,不久走到了一泓泉边——紫薇泉,看着老师走近它,捧起了水在脸上泼了几下,老师脸上露出了笑容,泉水在老师的脸上与玛瑙一半金银剔透,将太阳光吸引到了脸上,闪闪发光。这毫不犹豫,这就是亲近山水呀。
热得难耐,拿上了毛巾,放在水里,一股清凉自手传遍了全身,与此同时,仿佛对泉水有了一份依恋,搓了毛巾迫不及待的将水沾满脸,汉被淡化了,急躁被驱走了 如同一剂良药——心灵的良药。
古代的文人墨客对泉水也是情有独钟,欧阳修尝了这水,也对此啧啧赞叹喜爱有佳,写下了《幽谷泉》。
天地之间,水面如镜印着天,印着泉边的风景,更映着我的心,看到了自己的缺憾,他涌出的水,洗涤这我的心。
多么神奇的泉水,吸引了多少人,平定了多少颗心。泉上鹏鸟,旋白云悠悠,心中的甘泉,永不枯竭!

缘
钱焜 常州 八年级
清风吹拂,抚弄人的头发,捋平微皱的衣襟,两旁的树木奋力伸长手臂,要交叉缠绕画出天上最美的弧线。太阳开启了热空调,让暖风徐徐吹进心中,蝉鸣不断,却不知又在哪个树叶下小憩。一切是那么得明快,美好,让人心旷神怡,就仿佛自己本是画中一景,是多年外出的游子重又回到母亲身边,回到那生、活的最陌生,最熟悉的故居。或许这是人生中一个息息相关的地方。朦胧之间我不禁猜测。来了,快得很。一转身,丰乐亭便处于眼前。但见亭台楼阁,朴素典雅。坐于亭中,有竹疏疏落落于厅角,蝉鸣不绝于耳,一股幽芳蓦地在心灵深处氤氲。一丰乐厅,一自然之景,竟相映成趣,恬淡和睦。我这才恍然。当我第一次有意识地抬头,我看到了他。他长得不算英俊吧,但那神色的自然,淡然的性格,以及棱角处若有若无的哀愁,却让我为之倾倒。他此刻按捺不住兴奋,在我身上严谨地写下了《丰乐亭记》从此,我有了一个名字,丰乐亭,并且万古流芳。而那个人,在我不断的了解之下,叫做欧阳修。听人讲,似乎我的存在是为了他的政治抱负。但是,他却时常来我这里饮酒作诗,往往一坐就是一个下午。他会听着蝉鸣,看着世间的朝夕日落。还会喝一种醇香的液体,他总是一杯接一杯,喝到大醉,每当这时,会有一股气质荡于天地。那液体是酒,那气质是哀伤。他终究走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向我告别,并毅然踏向远方。于是,千年悠悠而过。千年的战火,千年的风霜,促使我开始学习,开始思考,学习那个人的气质,以及思想。千年间,来了很多群熟悉的陌生人,他们的眼里闪着与那个人一样的哀伤,唱着一样的情调。我懂了,这是忧国。还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带着稿子,持着火把,要将万物焚灭。于是,我学会了憎恨。直到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我的身旁,他激动地说出那个亲切的名字,并带着尊敬向我鞠躬。于是,我下定决心,将我一生所知散于这小小的庭院间。让人们懂得朴素,懂得自然,懂得忧国。也是缘分吧。我认识了山水学堂的小朋友,他们在学习欧阳修。也一如当年的欧阳修,我唱着没有声音的哀曲,洗涤他们的灵魂。多么奇妙的缘分。欧阳修于丰乐亭忧国,让丰乐亭有了他的气质,我们在丰乐亭拜访欧阳修,意外了解他的心灵品质。缘分竟能跨越千年,让我们学会他的忧国,他的朴素。一切似乎十分玄奇,却又命中注定。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是自己抒写自己人生下一页的篇章,还是去翻开,寻找那些早已写好,命中注定的人生。或许都不,是做好准备,在生活中等待缘分的到来,书写寻找的过程,努力将缘分化为自己前进的真实动力!点滴有缘汇聚成湖泊,湖泊有缘成江河,江河有缘成大海,波涛汹涌,惊涛拍岸,有每滴水互相的缘分,有他们共同的努力。珍惜缘分,努力将缘分成为成功最坚硬的基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