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我出不了门,什么工作都接不了。这事已经持续两年多了,儿子所在的华德福园每周五远足的日子,早晨送到公园,中午再接回家。下午就在家待着就好,原本周五晚上参加女性成长小组的时间,这是个线下活动,但是人数不多,偶尔有人去不了现场,就在线,所以经常一半线上一半线下。今天先生出差回来,配合我的时间表17:30到家,这个安排我很喜欢,但是小组有位小伙伴说有特殊情况赶不到现场了,我有点不快,难得我有时间能轻松出门。前两周我可是带着娃乘坐2小时地铁,将娃托给先生,再去现场的。今天突然有变动,不是很舒服,就有点抗拒小组活动,也有点不想去,想了想,出门路途3小时+2小时现场,可都是我自己的,路上看喜欢的书,现场实地感受同伴,这种感觉我很着迷,所以还是决定出门。
原本计划时先生到家后,我接力出门,刚好可以参加19:00的小组活动,快到出门的时间了,我还在忙着整理书柜,刚买了个新书柜,兴致勃勃地整理着书,时间差不多了,和先生通了电话,准备出门了,往外面一看,除了暗红色的一抹,天都黑了,突然从心底升起一丝恐惧来,天黑出门,对我来说,不同寻常。然后我就只好和小组成员说,今天在线和大家见面。报告了行踪之后,松了一口气,那个有点不舒服的小孩被满足了。这时先生正好开门回家,我看了看他,看了看娃,再看了看还未升起烟火的厨房,另外还未整理完的书柜,突然很懊悔,开始对自己厌恶起来,差点就拎起包出门了,不出门,意味着完全自己的时间又要被家庭时间挤满了。娃很适宜地要求出门玩+出门吃饭,于是先生带着娃出去了,我坐下来整理一下自己。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这件事情的经过,好几次情绪的起伏。先生为了配合我周五晚上的时间,有时候会故意矿几个小时工,回来支持我,那时候还base在杭州工作,处于转换工作岗位的时期,老板极力想留住能干的先生,所以先生毫无心理负担提前回来,最近调回上海,新岗位新老板,他就不能配合了,难得出差的话,会故意安排在工作日后几天,这样周五回来就能配合我的时间了。我比较重视这件事,先生配合我的时间是对我的支持,我很享受。今天又是如此,自然对今天的聚会有期待,但是除了一位女性伙伴因为自身原因“逃”去苏州之外,又有一位伙伴不能去现场,我去就零星几个人,有点凄凉,不符合我充满能量充满期待的内心状态,这种外部现实不能满足内心的幻想时,我就会有失望,就如同一个经常对母亲抱有期待而又失望的孩子,此时确实想起儿时常常对母亲失望,期待她的关注,她的爱意,她的保护,终是失望,渐渐地也不再期望,还充满恨意,那些从未说出口的期待直接变成了对母亲的不满意和愤怒爆发出来,仔细想想,这背后,只是一个期待着被爱的孩子而已。可能我对做计划的排斥(可笑的是我曾经还觉得自己是个很随性的不需要计划的人,这对自己是多么大的误解啊),又对定好的计划的刻板执行,以及计划有变动时的情绪起伏也与此有关。
等到我想明白我出门对自己的好处时,又能决定好好出门了,这里面有成年人对自己的利益的算计,看到这一点时我还是很高兴的,感觉自己往成熟迈进了一步,对于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不再一言拒之,在内在儿童活跃的当下,我也能好好想想一件事的利弊,这是意识的成长。
说到整理书籍时,我很开心,整理东西会给我带来顺畅的感觉,每每整理完家里的某一个角落,总有满足轻松的感觉。我想,我可能其实很需要或者很擅长整理的,只是儿时没有那样的可以学习的榜样,也觉得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所以也没有去练习,这是一项需要练习的能力。如果我在整理物品时,内心翻腾不同的情感,那我可能需要注意的是,这其中有些曾经遗留的故事。以前觉得自己不擅长,在整理东西时总要等待很久才能蓄力,只是在整理的过程中,我很满足,放佛将自身梳理了一遍又一遍,整理本身对我的意义绝不亚于一场热爱的身心舒畅的运动或者一场安全安心深入的谈话。外部发生的事情总是内部需要的投射,此时,这种说法放置在当下,无比合适。
天黑对我的意义不同寻常,其实小时候是不怕黑的,但是一次清晰至如今的梦之后,我开始害怕天黑,似乎黑夜里会有着恐怖的东西等着我。小时候最害怕天黑才放学,总会路过坟地,为了壮胆,我会吓唬同伴,但事实的结果是,我被自己吓得半死。离开家开始住宿上学之后,这种情况不再发生,学校氛围不同,充满了理性的味道,晚上放学回宿舍,或者自习完毕回宿舍总是有着无数灯光和若干小伙伴的陪伴,所以这种害怕黑夜的感觉就不再出现。工作之后,有好几次晚上加班,乘坐班车回家,或者饭后去附近商场逛狂,或者晚上跑步,碰到莫名其妙的古怪的人,还都是男人,吓了半死。后来就拒绝夜晚出门了。但是晚上甚至半夜回家这个事在上海是不可能避免的,每次都明显感觉离开地铁回家的路上,我都是冰冷僵硬的,似乎这样才能感到安全。有时候碰到先生在家,就撒娇让他来接我回家。但是晚上天黑再肚子出门这件事,这么多年发生得很少。
决定不出门之后,松了口气,内在儿童被满足了。Ta即委屈又恐惧,值得被关注。
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出门决定之后,看到家里一地鸡毛,从完全自己个人的五个小时的时间回到时刻被打扰的状态,稍稍有点崩溃和不适,这就是满足内在儿童需求的代价,为了稍稍平衡一些,保证自己的空间,我请先生做饭,他看我不对劲,下楼将车开到地面,小组线上活动我就在车里举行,我的崩溃感稍稍缓解一些,先生总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候我很感谢他,尤其在情绪崩溃露底的时候,但有时候他的行动力又会妨碍我的觉察和反思,与他相比,我的行动力总是来得更晚一些。后来娃提出要出门,这个事很合时宜,我怀疑他的内心听到了我的情绪,儿子已经很久不在晚上要求出门了,还点明要在外面吃饭。看起来像是故意给我留空间似得。
详细记录一次心情的反复,还蛮有趣,没想到一件小事中背后集成了这么多的心理历程,有时候觉得大脑的记忆远远不如身体的记忆,信息很容易溜走,但是感受大部分都被身体接住了,除非过了明路——被觉察被感知被表达过。虽然收益颇丰,不过也确实觉得一次细致的觉察很是繁琐。幸好每一件事的背后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只要愿意接近自己,随时随地都可以。今天书写一次,还是挺满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