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反复复,我总是在浪费时间一样,是的,我的生活太单一无聊了,一个人,想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实践对我来说才是迫切急需的。而且想过的东西又不记录下来,也不公开出去,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浪费脑细胞而已,没有反馈,没有修改,也就很难变得越来越好,这是很朴素的道理。
当心里装着读者的时候,我就不知道该叙述些什么了,读者想看些什么?这可能没人能给我答案,需要自己去摸索,多写,形成自己的风格。花了几百块钱进星球参加训练营,难道就这样浑浑而过了吗?
不,我要赶紧运用起写作的方法论来,耐心地去坚持,当成习惯一样去做。水到渠成的功力一定是长期主义的复利效应,平凡人更要有平凡的坚持。
我发现,当自己有对象感,或者说就是在与人聊天时,我能输出还不错的内容,因为当与别人你一句我一句交流时,可以激发我的思考能力,我会运用起所有的脑细胞来回答对方,并且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希望对方通过我的话能与我达成共识,也就是说试图说服对方。
可能这是因为有最及时的反馈,所以我能很有劲儿地去思考,去输出。但我也知道,其实我与别人的境遇不一样,试图说服别人认同或接受我的认知好像并不太好。如果对方能get到我表达的意思,自然是很欢欣且受鼓舞的,如果不能,那也以平常心视之,偶尔的聊天还可以接着聊,好朋友还是好朋友。我们总能从他人身上学到些什么,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