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打破“我执”,自由会被看见
三伏天,要学会伏,不要去跟壮火对抗。因为人体内的津液有限,一旦被烤干了,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是灾难。
不管是天灸地灸,都要了解体质的基础上再去行动。就像禅修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修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里面的奥秘值得我们去细细参。
有时候的“戒”,是在明白了大道之后,用行为去顺其自然。而不是强迫自己去干某件事,但心里却讨厌得要死。道是形而上的,术是形而下的,混为一团就不好了。
今天又跟木妹妹聊天,即使她有一些焦虑,但是声音听起来还是那么清凉。很多道理,她都能一一渗透,悟性令人赞叹。因为书籍的熏染,很多“我执”会被看见,然后一一打破。
我们为什么喜欢跟阅读的人聊天,因为大家随时都能调整自己的认知,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能做到,为什么又不能做到,从而不断地调心。
我最怕不读书的人胡搅蛮缠,在自己狭隘的认知里否定别人的所有。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不说话,或者直接说他是对的。
在邻居家的母女身上,我也看见了这种素质。她家的婆婆非常坚定自己的一知半解,然后母女俩就顺从她,不去反驳她,事情就悄然地过去了。
日常生活中的这点小智慧,并不是人人身上都有。有的人就是喜欢争个你死我活,然后把家里弄得鸡飞狗跳。
嫂子之前看不穿,总是会落进这样的陷阱里。经过多年的磨砺,我发现她身上的蜕变很值得人赞叹。
我们读一个人不要去读人家的鸡鸣狗碎,而是读他的心。如果心里没有正知正见,那就先身远离、渐而心远离。哪怕是家人,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就如是观,但还是要一如既往地对他好。
灵魂要走的路,很大部分是由业力决定的。所以呢,人和人之间没有任何可比性。这也就是每个人都能做自己的最大自由。
② 心在跳,文化就在流淌
做任何事情,都要用享受之心去做,它才不会碾压人。
反之,则在事中生情绪,导制一系列的问题。
有时,哪怕事情搞砸了,但不生情绪,它也在滋养人。
我花了好长时间去观照自己的情绪,总有一些东西让我发现它的“不可说”与“不可思议”。
老弟也在“观”,有时是热观,有时是冷观,只要我不在乎就没事。反之,隔岸观火,也会引火烧身。
久而久之,我更喜欢静静地感受当下种种,而不是是用言语表达什么。
有时表达得太多,就分不清界限,在关心则乱里迷失掉自己。
这几年看似不在单独生活,但它比单独生活让我更有担当。尽管各方面不完善,细芝麻一样的毛病还是很多,但我尽量地改。
家人要求我做一个简单快乐的人,却不知道在正在用文化的运行方式在积极践行它。时间久了,他们管不着,就由我了。
把文化变成生活方式,并不是苦行僧生活,而是在殊胜的每个当下彻底做回自己。
我不喜欢任何人的“管”,所以心就变“野”了。但不是狂野,而且处于旷野中的大自在之感。
心,一直是我活着的理由。只要它在跳,我就没有理由放弃大爱大善的文化与生活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