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搞了一次“以教会友”线下的主题活动,帮助家长厘清在教育孩子中自己对孩子最真切的期待。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选择健康 ,不过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吗?
孩子晚上睡觉时间,每个家庭都有deadline,作业多了,完不成,这个时候是选择休息还是选择作业?偶尔一天作业没完成也就罢了,如果是经常的话,大多数的家庭恐怕选择的依然是完成作业,晚睡是常态。
在休息和作业作出选择,是两难的选择吗?于是,我在家长中做了个小调查。
第一类:家长们会说的孩子们不答应,没有办法;也有人会说,恐怕会被老师批评。。。
第二类:家长会主动跟老师打招呼,先要求缓交,有时间再把作业补出来,但类似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少。
第1类家庭,根据我的经验,想要把deadline树立起来还是挺困难的。
第2类家庭,因为有几个是经常互动的群友,对他们也是比较了解,孩子的成绩也都还不赖。对于这类家庭继续追问,如果跟老师打招呼,老师会不同意吗?答案是:并不会。
在休息和作业之间作出选择,既然是选择,那么就要分析利弊,做出最终的权衡。
选择休息则意味着选择了健康。
当作业和休息发生冲突时,选择了作业,则意味选择牺牲健康,偶尔无妨。长此以往将会导致以下结果:失眠、抑郁、免疫力降低、产生过度的压力反应、长不高个子。。。
既然选择了作业,原本是最大程度获得学业,然而可怕的结果是变笨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最终导致学业效率低下:课堂利用率低下、作业的质量不高、作业的速度低下,此外,人处于混沌状态:动作迟缓(慢性子不在此讨论范围)、不是本子忘带,就是笔记本、课本找不到了,大量的时间被低水平劳动所消耗。。。
这中间损失的价值应该一目了然了。也许有的孩子会说,某学霸怎么那么厉害,可以少睡觉,所以成绩很好;可是还有大量的学霸,睡觉睡得满满,成绩依然很好,为什么没看见呢?
以下这段文字摘自《读懂孩子:心理学实用教子宝典12—18岁》:睡眠影响脑发育和记忆。研究发现睡眠越充足的孩子,其大脑中与记忆和感情有关的海马区的体积越大,大脑发育得越好。同时,优质睡眠有助于巩固记忆,促进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记忆信息获得后暂时储存于海马,是一种短时记忆,在睡眠中,存储在海马中的信息在神经皮质中经处理后重现,过滤掉不重要的,逐渐转移至新皮层长期储存,形成长时记忆。
想起自己在10年前,在睡眠最最糟糕的状态时,连自己昨日说过的话,第2天就不记得了。所以睡眠好,相当于帮助孩子记忆好所学的内容!
前两周,稍微累了一下,状态极差,严重影响到了工作,幸而医术高超的针灸师给我扎了厉害的针法,针灸结束后立刻觉得神清气爽,看世界都是美好的,心里轻松,有一种跃跃欲试想要大干一场的冲动。这种状态,记忆中好像就不存在。没吃到肉,不能说世间不存在肉或者肉不好吃。我在想,身心健康的学霸们,他们学习的状态是这样的吗?
传说中哈佛凌晨4:00图书馆灯火通明,传说中还有一种动物叫“斯坦福鸭”,那只是传说!
我家的福娃,买了一款智能戒指用以监测自己的睡眠,寻找最有效率的作息方式并进行调整,他把自己的睡眠时间从上学期的早7:00-晚11:00,调整为早6:00-晚10:00,以更好的提升学习效率。在这样的前提下,选修了超过标准学分1/3的课业,还可以保持GPA超4.0。,他自己也觉得状态很好。
学习拼的不是时间长度,而是拼的效率。结果是苦学无效型孩子的真实的情况是过程苦学低效型。
选择允许孩子晚睡的家长,细细的问一下自己,你真的是选择把孩子的健康放在第1位吗?你真的拥有稳定的心理内核把孩子的健康选择放在第1位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