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郑州明显比北京要冷的晚,天气还算舒服,没有那一览的秋风。
我开始试着融入这个城市,我开始尝试探索一些乐趣,接触一些陌生人,结交一些新的朋友。说实话,越长大越封闭,开始有一丝“社交恐惧症”,会担心对方是什么背景、自己说话是否得体、形象气质如何、会不会让对方感觉很无知,很假,顾忌太多,压力很大。电视剧《天道》里,丁元英在评论做事原则的时,说“别把自己太当人,也别把别人太不当人”,简单实用,可成年人本能的傲娇最难做的是“低头”。
郑州有很多奇妙的咖啡店,纸片咖啡就是其中之一,名字很吸引人,小店藏在一个小区里边,不大,但很有气质,因为是住宅楼改装,进去后更亲切。清晨的咖啡厅人不多,点一杯卡布,蜷在一个沙发角落晒晒太阳,听听歌,看看书,也是蛮惬意的。
我开始体验如何做咖啡,跟着店长做了一杯拿铁,一壶手冲。拿铁做讲究打奶泡儿和拉花儿,高手都是在这两个环节分高低,奶泡讲究“三九点”,即把咖啡机搅拌棒放置在杯子三点钟或九点钟的方向,快速旋转,形成奶泡儿,温度全凭手感,一般70度左右最亦。拉花儿是最有挑战的,需要不断练习,一杯能取悦顾客的咖啡,拉花儿绝对是第一加分项,听说咖啡师没事的时候会有洗衣粉泡沫练习拉花,可见,“一万小时”定律在哪都是真理!
“层次感”是今天学到的最有气质的一个词,咖啡师讲究味道的“层次感”,一杯手冲,能从水的温度、水流大小、旋转角度和时间来判断咖啡味道是否够丰富、够饱满,让人佩服。
真正的行家绝对是实践中打磨出来的,出口即信服。马云在今年陆家嘴金融峰会的演讲中提到一个词叫“办公室理论的实践”,说现在我们的很多政策、监管、决策都是办公室理论,是市场经济的“绊脚石”而不是“催化剂”。很佩服,也很无奈,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办公室理论”的实践者,屁股决定脑袋,而我们就成为那个愚蠢的无力的“纤夫”。
一杯咖啡的时间不长,但我感觉一份专注的放松,最难得!
手打一杯咖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