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501532/6053a36099cf82f3.jpg)
Are you a shy guy ?
一本“不再害羞”的书籍吸引了我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大师菲利普•津巴多对害羞这一事的研究解释使我颇有触动。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个新的集体当中,为了让大家相互认识、了解,便建议大家进行自我介绍,比如简单的介绍自己的姓名,家乡,说说自己的个人爱好与性格等等。于是乎,你便很快地进入了紧张的排练状态:“大家好,我叫……,来自……,我是一个……一个……的人,我的爱好是……(噢,真是该死,说得还不够具体,要不要说这样说好呢,这样说到底对不对呀)”,重来一次,算了,不说个人爱好了:“大家好,我叫……呃…呃!”这种经历非常常见,如果你也经历过,即便你不是一个害羞的人,但那也至少能够体会到害羞者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01532/3cca505af5e5aeba.jpg)
害羞这一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一,你可以说一个人害羞可以表现为其胆小、害怕、谨慎;其二,你也可以说是其缺乏一种社交能力,因为内在冲突导致的社会适应力不足而产生的焦虑。而其二就是津巴多大师认为的人之所以会害羞的原因。
其给我的启示就是人之所以会害羞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缺乏社会适应力与社交能力而产生的。不可否认,胆小也是人会害羞的原因。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01532/d8811331e3701513.png)
有一些害羞的人具有做好某一件事的愿望以及怎样做好这件事情的打算,但是就是因为害羞的原因而没有付诸行动。比如,在课堂上,有些害羞的学生知道问题的答案,也想给老师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却不敢举手和吱声。她们之所以羞于行动,是因为她们体内的“警察”向她们发出了指令,比如“你这样看起来很可笑”“大家会嘲笑你”“不要举手,不要做志愿者,不要做一些事情让自己看起来与众不同”“只有不被他人看到和听到你才是安全的”。于是,害羞者体内的“犯人”便决定不再冒险,而表现出懦弱的顺从。当然,表现出此行为的害羞者也包括我,我努力地想要内心的“警察”和“犯人”远离自己,但是似乎很多时候我并没有做到。
津巴多心理学大师巧妙地把人害羞的始作俑者比喻成“警察”和“犯人”。之所以把害羞的原因比喻成“警察”和“犯人”,原因在于津巴多心理学大师在斯坦福大学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很好地展现了“警察”和“犯人”的身份对害羞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对警察的管理主要依靠权力机关制定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详细规定了什么事情是人们愿意做却不能做的,什么事情是人们不愿意做但又必须做的,因而他们的行为自由经常受到限制。而犯人虽然可以选择服从命令,但也可以选择反抗这些强制性的命令,而反抗带来的结果通常只会是惩罚,因此,实验中大多数“犯人”都选择了服从命令,去做“警察”希望他们做的事情。这就好比害羞者心理的心理状态。
愿内心的“警察”和“犯人”都走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01532/308a0a4d64d3496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