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这一章节《我为什么皈依佛门》,稻盛老先生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学习后我一直不能明白老先生怎会有如此的人生规划,老先生在65岁时剃度出家,他的这一行为是我这样的平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可能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他的人生一路走来所经历的一切不是我们靠一本书就能参悟的,我们暂且不去评论对与否,因为人生没有对错,也不可能复制,个人觉得一切要随心,只要自己觉得无憾,快乐就行。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人,我认为经历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也是一种修行。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他的精神追求。但是在我们常人的修行中,既有独特的痛苦,也有美妙的快乐,怎样看待,只有看你在修行路上自己的参悟了,他不同于苦行僧的修行,这种修行,充斥着人类所拥有的各种情感,修行虽是漫长的,但每个人都无法逃避,更无法改变,除非生命终结。中国有一句古话,“既来之,则安之。”也许,对于我们如何看待修行的问题的最好答案了。在自己的修行路上,坚实地迈出自己的步伐,别让时光白白失去这也许才是我们普通人应该追寻的修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