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妈妈,50多岁了,有四个孩子,80年代计划生育严苛,生下老三就把她送到外婆家抚养,这一过就是8年,八年后回来就是各种不适应,家里农村反正对孩子都是散养,慢慢孩子就这样长大了,青春期叛逆高中住校,父母离得远没出来叛逆,18岁大学没考上,回家待了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家里其他三个孩子都离家在外工作或上学,只有她和妈妈在一起。矛盾就凸显了,孩子就在家里对妈妈各种攻击顶撞。一个人闷在家里不出门,不社交不工作。50多岁的妈妈哪见过这阵势,虽然生养的孩子多,但大多没怎么问,也都很顺利,顶嘴顶多吼几句就好了,这个孩子让这位妈妈压力山大,每天活的战战兢兢,做吃喝给她还不行,还要忙田里活,让她帮忙就是一相处各种虐妈妈,过去的种种提出来指出妈妈的失责。嘴笨口拙的妈妈哑口无言,实在受不了就求她别说了,那也不行经常跟到厕所的说落,一开始的日子妈妈以泪洗面,度日如年,觉得养育孩子怎么那么难,早知道如此,当初就不该送去姥姥家,但后悔已晚。
眼看着这个做母亲的绝望的生活,其他三个子女也是帮不到忙,不料冲突后的母亲竟然有一天幡然醒悟:她要从新开始做一回孩子的妈妈。
于是,她每天就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这个18岁的女儿,告诉她每天睡觉要换衣服,要洗澡,要梳头发。女孩子要涂化妆品。要买服装。教她做饭,做多少人的饭加多少水。和邻居如何打招呼。事无巨细,一一辅助。慢慢的,孩子开始和妈妈说自己的担心,征询父母的主意,也敢说出自己的喜欢和不喜欢。母亲也不因她的不喜欢而指责。如果害怕母亲会让她可以放弃不必勉强。这是一个不识字的老母亲所做的,5年后女儿成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结婚生子有工作,每周孩子都会回娘家和妈妈唠嗑,妈妈一一听着。又一个5年过去,孩子和母亲很亲,每次都会给母亲买好吃的,再也没有与母亲吵过架。朋友依然很少。又一个10年过去了,可以和兄弟姐妹们对话沟通,能帮助父母干活,可以工作,和自己的家人和谐相处。
一个当初在现在看来问题非常大的孩子,经历了5年十年20年,在家人尤其是母亲的陪伴下回归了正常的生活,这源于一个妈妈对孩子的爱,当你用心去做,一切就不一样了。让改变变得可能,改变从哪里发生,从那位妈妈决定要从新做一个妈妈开始。如果说是什么让我们看到了奇迹,那就是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