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摆脱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新开始

摆脱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新开始

作者: 孟永辉 | 来源:发表于2022-10-18 09:57 被阅读0次

文/孟永辉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玩家开始投身到拥抱产业的浪潮里;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玩家开始放弃曾经屡试不爽的平台模式;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玩家开始重新看待流量本身。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一个最直接的原因,产业互联网时代业已来临。

是的,产业互联网正在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到我们面前,尽管我们对于它的感知并不及消费互联网时代那样强烈,但是,它们所带来的改变却丝毫不比消费互联网时代差多少。之所以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产业互联网对于产业端的深度改造所带来的。

如果我们将消费互联网时代看成是一个对于C端的消费行为和习惯进行改造的时代的话,那么,产业互联网时代则是一个对B端进行深度赋能和改造的过程。当B端发生改变,我们所接触的产品和服务将不再是以往那样,而是有了一种全新的改变。同消费互联网时代仅仅只是感知到消费体验的改变不同,产业互联网所带来的这样一种改变,要伴随我们更长的时间。认识到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这样一种区别,我们才能够真正了解产业互联网,并且真正把握产业互联网的内在精髓与核心要义。

然而,我们依然要看到的是,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识依然有不全面的地方。在这种偏颇的认识的影响之下,诸多并不能够完整表达产业互联网的本质和内涵的,所谓的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同样是大行其道的。如果无法对这种错误的认识进行校正,仅仅只是任由其发展的话,非但无法促进产业互联网的良性发展,甚至还将会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死胡同里。

产业互联网的重点,并不在于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本身所涵盖的「互联网」的字眼,以及其与消费互联网之间的诸多联系,让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可以用消费互联网的模式和方法来推行产业互联网。于是,我们看到的很多标榜产业互联网的玩家,开始用消费互联网的方式来行产业互联网之道。乍一看,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然而,等到真正落地和实践的时候,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出现。

首先,产业互联网的流量对象并不及消费互联网那样庞大。提及互联网,人们通常会将其与海量的流量联系在一起。但凡是那些可以在互联网行业有所作为的玩家,但凡是那些能够在互联网行业占据一席之地的玩家,无一不是掌握了庞大的流量的玩家。在这种惯性思维的影响之下,玩家们同样开始将流量当成了产业互联网的重点对象。

很显然,产业端的数量是远不及消费端的数量庞大的。想象一下,我们的金融机构又有多少,我们的工厂又有多少。很显然,它们的量级是无法与消费端同日而语的。当玩家们将发展的重点聚焦在流量的时候,他们会发现,产业端的流量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被瓜分殆尽。等到他们再以流量的方式来发展的时候,便开始陷入到了瓶颈之中。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以流量为终极目标的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的诸多弊端。可见,仅仅只是套用消费互联网式的流量打法,并不能够真正带来产业互联网的落地,甚至还将会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死胡同里。

其次,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并非平台模式这么简单。但凡是和互联网扯上一点关系的存在,人们都会想当然地和平台联系在一起。于是,平台成为了互联网的常见形态。在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识并不全面的时候,人们同样将平台模式看成是产业互联网的经典模式。同消费互联网时代借助平台模式对产业上下游进行对接不同,产业互联网的平台模式,更多地成为了一种产业赋能者与被赋能者对接的场所。从本质上来看,这依然是平台模式的一种。

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将产业端和赋能者聚集到一个平台上,的确可以让两者实现更为高效的对接,的确可以让两者达成更加默契的合作。然而,对于产业互联网来讲,这样一种对接的达成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产业本身能否发生改变,产业本身能否实现重生,才是真正保证产业互联网真正落地的关键所在。可见,平台模式,仅仅只是为产业互联网开了一个好头,而如何保证产业本身发生改变,才是产业互联网的核心要义所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尽管产业互联网的概念里有「互联网」的字眼,但是,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并不是重点。真正将产业互联网的重心从「互联网」身上转移到「产业」身上,才能真正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新阶段。

产业互联网的终极目的,并不在于互联网

回顾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过程,观察产业互联网玩家们的特征,我们会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当下这个阶段的产业互联网玩家们的意义,依然是在将互联网看成是终极目的地的。当互联网成为了产业互联网的终极目的地,那么,产业互联网本身依然是一个两元的结构,依然是一个对立的存在。从本质上来看,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其实与消费互联网时代并没有太多区别。

事实上,产业互联网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并不在于互联网,并不在于建构一种二元的结构,而是在寻找一种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方式和方法。经历了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之后,我们的产业和行业,将不再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区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产业类型和形态。这样一种全新的产业形态,是以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为特征的。当产业互联网时代真正实现,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和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都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产业。

在这样一种全新的产业类型和形态之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比如,现在的互联网玩家,可能会建立自身的实体工厂,可能会承担起实体经济的功能和角色;比如,现在的产业玩家,可能会建立自身的技术实验室,可能会打造自身的数字孵化器。总之,产业互联网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而非仅仅只是像消费互联网时代那样,建立一个二元对立的经济旧格局。

产业互联网的驱动力,并不在于互联网

但凡是和「互联网」有所关联的存在,它的驱动力都源自于「互联网」,源自于「互联网技术」,源自于「互联网模式」。于是,当产业互联网开始出现的时候,人们同样开始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互联网」的身上。他们寄希望于借助互联网来实现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他们试图通过互联网来给产业互联网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然而,互联网,是无法给产业互联网带来动力的。严格来讲,经典意义上的互联网,在产业互联网的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产业本身从外到内,从头到尾都是要经历一场深刻而又彻底的改变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产业本身的元素、流程和环节,几乎都将发生一场深刻而又彻底的改变。

试问,互联网能够给产业的元素带来改变吗?互联网能够给产业的生产逻辑带来改变吗?互联网能够给产业的运行机制带来改变吗?很显然,对于互联网来讲,在这些问题面前,它是无能为力的。那么,究竟如何让互联网继续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继续发挥效用呢?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做好互联网技术的进化和创新。

换句话说,就是要用互联网去孵化出新的技术,特别是孵化出那些可以给产业本身的元素、流程和环节带来带来改变的新技术。当互联网孵化出了这些新技术之后,我们要去用这些新技术来改造产业端,我们要去用这些新技术来改造产业本身。只有新的技术,成为了产业互联网的驱动力,只有新的技术,给产业互联网带来了新的发展可能性,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才能摆脱互联网的牵绊。

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互联网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笔者认为,未来的互联网,更多地承担的是孵化器的角色。无论是从资本的角度也好,还是从技术的角度也罢,互联网都是具备这样的潜能的。一方面,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玩家们业已积累了丰富的资本积累,他们有充足的资本可以做新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另外一方面,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玩家们业已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这些数据资源完全可以孵化出新的技术。譬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大数据技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人工智能技术,都是或多或少地和互联网有着联系的。

当互联网孵化出来了新的技术,当这些新的技术成为了产业互联网的驱动力,这个时候,产业互联网才能够具备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新路子的条件。如果依然将互联网技术看成是产业互联网的驱动力,如果依然将互联网看成是产业互联网的本质内涵,那么,到头来,产业互联网依然仅仅只是一个为互联网续命的概念而已,等到玩家们将产业互联网的能量透支干净,一切又将从头开始。

结语

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业已进入到深水区的大背景下,我们是需要一场对于产业互联网的再认识的。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厘清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之间的发展脉络。当我们真正弄清了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离了互联网的泥淖,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才能真正进入到属于自身的发展新周期。

—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摆脱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新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pj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