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带上心灵起航

带上心灵起航

作者: 陈国娜 | 来源:发表于2019-06-20 22:09 被阅读0次

(最近忙着辞职找工作的事情,发篇老文)

2009年7月24日,参加了《走出蛮蚌河》景东文学采风笔会,这是有史以来参加的第一次笔会活动,蛮蚌将是最终目的地。想像中那是一个空村,已经没有几户人家了,那个村子里现在存留的该是一片片废墟,因为居住在那里的居民已经搬迁到了川河岸边。进一步想像:上个世纪的那个村子,应该是小桥流水人家,依山傍水,鸡犬相闻的风情?一切都是一个谜。怀着一种兴奋的心情上路,一站一站的走过,心一次一次的跳动。

**四里坝**

来到世间的二十个春秋,一路走来走走停停。新的一天在破晓的鸡鸣里到来,晨起的人踩着露水启程,雾霭听话的给我让出一条路,我将开始一次奇异的出发。

车载着我的灵魂开始奔波,玻璃外面的风景是摄像头里面捕捉的一个个镜头,照下来储存了,记忆的储存卡上就有,要不就伴随窗外的风景飞快的后退,新的事物扑面而来。整理思绪我的大脑里面存下了这样的两张风景画。

一张是:四里坝的烤烟。我出身农家,在这一片梦的海里我开始遗憾自家没有种植过烤烟。我的认知里烤烟是一种种植起来很繁琐的作物,烟味是一种令人头昏眼花乃至窒息的味,用个词来表述——难闻。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一片绿海,大片大片的烟叶在空气中袒露着自己清晰的纹理,似人们手掌上的掌纹又似遍身的血管,排列有致。一道道烟沟,一直延伸到远方,置身烟地,一人高的烟树让我看不到远方,有种“云深不知处”的感觉泛上心田。戴顶草帽,帽檐上满是眼角微笑绽放的余辉。烟地一角烤房前编杆的小伙忙碌着,烤好的烟叶是金色的,几个人把它们扛上开往烟站的车,那颜色让我不自然地想到黄金的黄,也想到即将进入腰包的票子。

另外一张是:开南村的蚕桑基地。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化蛹成蝶,也想到了邻居家也养蚕,自己也曾经因为好奇讨了几条来养过,不过那小家伙可能是受不了我的“特别照料”,都夭折了。放眼绿油油一望无际的桑树,孕育出了无数的蚕,是那洁白的丝美丽的梦根源,其实也就是农民自己做茧,自己织梦的过程。在这时代里,记得矛盾的《风景谈》里有这样一句话:“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你看,今天透着现代气息的农人,谁还说“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小憩之后车队又将出发,今年的秋天在这《陶府传》里的一个小粮仓边,我没有看到稻花飘香,没有稻花香里说丰年,也没有听取蛙声一片,我看到一片绿的海洋,遂想起一片金黄的梦……

**戴家营**

走在乡间小路上,高低不平的路面伴随着我的思绪纷飞。古井边的老榕树让我想到了戴家政的古宅子,想到我是怎么样抵达一个承载着来自遥远的诗意的地方。看着路边的稻田,联想那一片美丽的风景,那是一片新生的风景。

老去的东西和着老妇脸上的皱纹,在时间的河流里一次一次的洗礼,慢慢退却的颜色是时间的年轮。我在这时代的边缘翘首凝望,村姑肩上的钩挡承载着满满两桶的梦想,钩担在清晨的阳光里随着姑娘前进的步伐叮当作响。在破旧和泯灭的窗口上,我看到一户农家院子门扉上犹存的一个“喜”字,再往里面走,石子、泥塘、青苔,一条摩托车压过的痕。

小心的走着,怕自己不小心跌进这雨后的风景里。拜访戴家政的故居,从小路开始,在自己的想象中那是一片繁华,是一片平凡中的不平凡。我把脑子里旧式的房屋建筑一并的往心里放,拼凑一个心中的老家,在我心中勾勒之后我更加的向往。小路上静静的走着,已到的消息让我的脚很不听话,走近,走进……木质的门扉大大的敞开着,墙壁上一些与岁月一起走过来的痕迹,迎接着我们的到来。走进小院:看到几个老人在那里,很怀旧的感觉。听着老师的介绍,我的思绪伴随着院心里石板夹缝中的小草,飞到半空,与瓦檐上的“花七生”融成破旧中的新生命。

对于昨天我们都是后来人。戴家营我也不是第一次去了,还有这么一个地方,有过这么一个人我还是近来才听说的。我已经看不出那个房子有多漂亮了,看惯了彩照般高楼大厦,就觉得那是张保存在几个世纪前的黑白片,在色彩,在清晰度上,哪一个角度也不可以和这个世纪相比。住屋的大爷说,有好多人去看过那房子了,说就是循着历史的痕迹来的,在不同的人的嘴里讲出来的话也不大一样,不过都来过了。还没有进院子的时候有个老师说,怀着一种“戴家政老人就在院子里沏好茶等我”的心境进去,我是这样进去的,所以我又开始想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房子,而且这房子能保留到如今,是上天的恩泽了。

一天的行程早已排满,我注意到屋子的后面有一片地,地里还种着这个节令的粮食,要是有时间的话我就在这里小坐,一品香茗慢慢走进时间的隧道里,回到戴家政的那个时代,与时空对话,那该是件多么惬意的事了。

短暂的一站结束了,车队还将前进,离开那古老的院子。那木质门扉,那保留完好的壁画,仿佛来自一种天外的魔音在唱响。那些破旧,那些残缺竟然是戴家政留下给我们简单缅怀之物了。然而我想,多年后,这些老屋,这些古朴的石板,它们还会继续留给后来的人们去怀念吗?

别了,戴家营;别了,戴家政。那摩托车痕,那石缝里的绿草,那瓦片上的红色小花,哪一样不是顽强的舞蹈者。

老了,旧了,可后人没有忘记,还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和感受远古存在的气息。

**再渡**

告别那些老事,我开始向往新的面孔。

悄悄的我走了,悄悄我来了,如同我们说“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再见”。

走过文井大桥,车子开始在一片乡间的道路上前进,看着活动方案,在此次采风路线上转了半个圈之后,到了者孟村委会,在那里听取了文井镇镇长对文井的介绍,村长也对者孟村及其蛮蚌进行了介绍。跟随着他们的介绍,我对整个文井的了解也从不知道,到了有一定的了解,从气候条件,适合种植的作物,主要经济收入等等,重点产业,蚕桑,烤烟,甘蔗,我想到《青纱帐》,想到一片丰收。

值得一提的是,在走进村委会的时候,看到好多人围观在一起,我以为那是有人在麻将还是怎么了,可是留心才发现那是台电脑,有人在那里电脑办公。我已经好几年没有走进过家乡村委会的大门了,曾经的村委会在我的记忆里,是可以的,但现在还达不到电脑办公吧!可是在这里我看到了,我想哪天有机会走进家乡的村委会,那里也该是一片新的天地了。

跟着一个“仙桃”走出村委会大大院,向着蛮蚌进发,路边的房屋整齐罗列,灰尘飞扬着我们前进的热浪,远山是镜头上的背景,大气而宏伟,远远的看到了土林的一角,羞涩的现出身影,这时有朋友发短信告诉我,我们今天的行程看得见土林,可以关注。是的,我发现了,我在想着一个个和土林有关的传说,想着那些在照片上看过的奇特而千姿百态地景色,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亲自去目睹那一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然是伟大的!不施雕琢的东西,其实才是最真美的东西。

到达歇脚点之前,一车的人相互聊着,各自谈论着自己的工作。同车的一朋友谈到了电视散文之类的,电视散文之美美在风景里,而我觉得,我们本身就是风景,在乡间的田野上穿行,在风的舞蹈里前行。金色的稻田一直为我们唱着歌。

我到了,不过很遗憾这里不是我眼睛里的重头,这里也是采风的一部分,这里是新的蛮蚌人居住地,在这里道路贯通,田地平整,青山依傍,鸭群在蛮蚌河里自由的嬉戏。

蛮蚌里面住的人基本上都在这里安家落户了,这里我看到的是一个有山有水的世界,这里相对的平整,我看稻田里的庄稼在茁壮的成长着。小河的上边,两个小女孩在洗澡,齐腰的头发在河水的抚摸之下变得那么的温顺,我猜想小女孩的年龄,在这河水的滋润之下,几年之后她们是不是成长为落落大方的彝家姑娘?

**蛮蚌**

吃过午饭,收获季节的热浪拍打着每一个人的脸,忍不住走出农家小院,享受一下大自然的恩典——吹吹风!下雨了,老天没有预先给我发张公告,从远方,雨儿迈着轻盈的步子一点点的走近。在我的眼前给我撒下一片帘子,透明的,通过雨帘我还可以看到远山。雨也是有灵性的,她为我们洗去了路途上的风尘,为我们退去了一份酷热,为我们到达老蛮蚌带来一种清凉之感。车子出村子,再次走上柏油马路,一路两岸青山,才多长时间没走过的路都变了,曾经这里可是土路呀!

车停在了村委会,我们开始步行,走着去老蛮蚌,为这我换了鞋子的。从树林间穿过,藤蔓,荆棘出现在脚下,因为抄小路的缘故,路程也很短。一路上走着,我又开始想那个被人们抛弃的村落了,那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呢?

当路边的玉米地闯进我的眼球的时候,我看到了村庄的轮廓,隐藏在大自然中的小村给我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众里寻他千百度寻到的世外桃源,不知为何被遗弃,应该是里面太破旧了?还是我自己就是山里面的孩子,我面对这些东西已经习以为常了呢?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看惯了山山水水,看惯了林间的村落,熟悉了山里人的起居方式,开始觉得这里太寻常了,不过就是我从这个村子走进了家门口的那个村子,没有什么新鲜事。

“山楂,山楂!”

“我想去摘。”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山楂树,树上的山楂没有熟透浅绿的泛着点鹅黄,地面上却落着不少。初次接触的热情让我摘了好几个,高兴地分给同行的文友。自己拿着小把前进。路过一条箐,水从山沟里流出来,小心的走近怕惊动了她,一朵白色的水花调皮的打在我的镜片上。我看到一条小的瀑布在那里奔涌着往下流淌,弄出一个很深很深的水潭,浪花下鱼儿在水里借着阳关晾晒七彩的鳞片。一掬山泉清,洗掉手上刚才摘山楂被长久丢在外面的竹子划黑的手,甜到心里。

一路上山楂树一棵接一棵,一棵比一棵的果实结得更漂亮,酸木瓜结在玉米地里,大个大个的,长在阳光充足的那一面的木瓜,有半边脸微微发红,是采风姑娘阳光下被晒红的脸。

走进村子,依靠建筑的样子判断着,这里曾经是做什么用的,是牛圈是猪圈,还是楼阁……

我不敢相信,更不宁愿相信,这样一个村庄,只有三四户人家了,这里基本上是一个人去楼空的摆设。在我的眼睛里,我还看到过很多不如这样的房子,我觉得这些东西丢弃了实在太可惜,村庄,留下的就是这些写在瓦片上,屋檐上的记忆。

登上村子正对着的小山包,看着一块块瓦砾安静的躺着,一棵棵新长的小松树陪着她,一大丛草,垂下发梢抚摸着学校遗留的风景。我听到小草在那里诉说:都走了都走了,没有了二胡的声音,没有了美丽的歌唱家,留下的只是寂寞的成长。都走了都走了,你看我的头发都这么长了,调皮的孩子也不屑来把我打理了,都走了都走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蛮蚌人随着这蛮蚌的河水流出去了。我们随着水流走进来了。

八几年到现在也就是二三十年的历史,一个村庄一个部落,就是这样走了,朝着低处去了。是他们不思进取么?不是的,这里也不算怎么落后,不过比起下面交通便利、土地平旷,就是两个天地。闭上眼睛我看到一个老乡正忙着挖玉米。我想着我回家的路,我家在两条路的中间,下面一条路的两旁是房屋农田、河流、青山,上面一条路则在山的肠道里爬行。下雨天坑坑洼洼的路面存储下大量的雨水,路很难走。而对于我们,这样大规模的搬迁会意味着什么?

蛮蚌人民走出了一条路,不是通往高处的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他们的身上不是至理名言,不过也让我想到,通往第一个到达成功顶峰的人,很可能都不是选择捷径的人,而是在迂回山道里徘徊的那一个。

**心灵的起航**

采风结束了,一点点的风景一点点的人文景观拍成我心中的纪录片,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开始敲打我的心扉。

人生就是那烟的味,就算我自己闻不来,它也也存在着,一个老太太捧着烟锅,砸吧砸吧的抽着,那就是一种享受。

人生就是那蚕,一直奔波着织茧,编织一个个梦想。

事在人为,这几天,说来社会实践,我出去跑了,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更多的时间还是在办公室里面度过的吧。侃侃人生聊聊天,看他们处理工作面对电脑之后的天昏地暗。再见了蛮蚌,和我和戴家营说再见一样,只不过你们都在我的心底打上了烙印。

不管是戴家营还是蛮蚌,在你们的骨子里我看到了新生,是,这次活动就是“产业!新生!走出蛮蚌河”。在曾经的稻田里我看到桑树,看到烤烟,看到甘蔗林,这都是新发展起来的产业。在戴家政的故居,我看到那些顽强的小花小草,这些在新建的房屋上是找不到的,它们是时间老人赐给这些时代久远的砖瓦的一枚旗帜,生长在那里证明着自己的年龄,在被时间的油漆打磨成的灰黑色上,亮翅为一抹风景线。那一块块长方形的石板,不知道是谁家的石匠打造的,这历经风霜的老屋不知现在是否漏雨,给我漏点老屋主人的诗情足矣。

蛮蚌人。“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也许吧!我现在开始想我的家,那里也是一个相对落后的村落,家家户户是已经通水通电,不过通车路呢?还有问题的。愚公移山,我们要学习的是那种精神是那种干劲。为何那么多的蛮蚌人可以走出去?

我呢,我的明天会是怎么样?这还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下定义的名词。希望和梦想,在现实的面前开始变得一文不值。美丽的梦想幻化成天边的彩虹,绚亮每一颗追梦的心,乘上理想的风筝登上云梯,抓不住彩虹,也上不了天堂。

此行,很短,就一天,到了几个地方;此行,很长,历时一天,走了那么多的路。

成功失败没有一个定数。主要看你怎么看了,是否有收获也看自己怎么来看待,蛮蚌之行我看似没有收获,我带了瓶水去喝完了回来,蛮蚌之行我有收获,带着空荡荡的灵魂前往,在山川河流,在人和物的结合下,我的心绪腾飞。大自然的广阔给人一个心灵栖息的净土,我们走了,回来了,把遥远的村庄留在了那深山里,留驻在了心里,让它在那里安心地做梦。

开始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走出大山,开始想着有一天自己也回来,开始想着自己就在这里长期的开荒种地。靠山吃山,我能靠什么?

相关文章

  • 带上心灵起航

    (最近忙着辞职找工作的事情,发篇老文) 2009年7月24日,参加了《走出蛮蚌河》景东文学采风笔会,这是有史以来参...

  • 🍃心灵起航

  • 带上梦想起航

    从小到大,我一直有个梦想,梦想着有一天成为一个写作者,可以用文字把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或...

  • 起航

    起航 既然 梦已起航 远方 就是希望 梦想 追逐着希望 努力 把阳光带上 于是 温暖 溢满了胸膛 心在 快乐的歌唱

  • 为心灵带上皇冠

    愿你过着有质感,没有烦恼的日子~哇哈哈~ 原计划今早6点40分坐上火车,去福建南禅寺~然而,误车了……以前遇到这种...

  • 带上心灵去旅行

    昨天,我们开了三个个会 一个是面对面的,与李老师的交流会,在松软的落叶上,交换我们的心情,交换我们的故事,这让刚入...

  • 带上心灵去旅行

    带上心灵去旅行,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一切,文画音,看似耳目所为,其实是内心世界的感受。可以以心感悟,以此沉淀,足矣;耳...

  • 起航

    既然 梦已起航 远方 就是希望 梦想 追逐着希望 努力 把阳光带上 于是 温暖 溢满了胸膛 心在 快乐的歌唱

  • 成年人(12)

    我们带上行囊起航追寻有梦的远方,就算半路迷失方向又怎肯轻易返航。 一一题记 清明过后,田间地头多...

  • 星游记,梦想起航之时,就是星辰升起之处——守望,梦中的归人

    作者:南木宸 推荐《星游记,梦想起航之时,就是星辰升起之处——梦与星辰大海》 《老面儿》 王冠会让带上它的人高人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带上心灵起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ps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