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班级的氛围有些奇怪。Y同学原本和另外两个女孩子相处友好,这几天却形同陌路。她们之间一定发生了什么。
我没有过多干预,这是她们的事情,青少年有自己的想法、决定和主张是很正常的。我尊重她们的改变。
周五中午,Y同学来找我,和我聊她的想法。一见到我,她就说:“老师,我想要换寝室。我已经跟班主任说过了,他没同意,说想一想。”
为什么要换寝室?在她的诉说中,我知道了她们之间的矛盾。夜里十一点了,室友还在读书,影响到她的休息。她提醒了,也没有得到反馈。这种不考虑他人,我行我素的行为,让她觉得难受。
我想起上周四晚上,夜自修上到十点,让同学们赶紧回寝室。那时候,我就看到她一个人在实验室读书。
Y同学觉得中考临近,紧张焦虑环绕着她。她希望有一个好的休息环境。和同学相处融洽与否,她也不在意了。她在意的能否休息好,能否尽全力学习。我欣赏她的想法,也完全能够理解。
她想要改变环境。她尝试换到隔壁的寝室,空着,她可以一个人住。这需要向学校申请,不易达成。还有个办法,回家让奶奶照顾。据我所知,她一年中有半年是奶奶照顾的,另外半年由于奶奶忙于摘茶等工作,就住到学校来。
我建议她回家住。她的家不远,晚上回家也安全。住家里,奶奶照顾她,饮食上可以改善。现在也处于学习的关键期,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能帮助她静心学习。
当你全身心想要去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会来帮助你。更何况是她最亲近的奶奶。向奶奶表达诉求,不要怕麻烦她,亲人更需要互相帮助。我相信,奶奶无论如何都会帮助她的孙女。而且,多麻烦,可能还会增进情感呢。
说到朋友,我觉得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爱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不一定要为朋友去牺牲或迁就,勇敢表达自己很重要。Y同学提出想法,就是在尊重自己的感受。这是很棒的行为。
我想起自己上高中的时候。高考前夕,高中毕业前,临近高考的前几天,朋友让我去她家复习。说是复习,大部分时间都在聊天。马上高考了,却待之如儿戏。想起那段时光,我依然充满后悔。那时候的我,不会爱自己,更考虑别人的感受。
现在才明白,朋友也不能陪伴一世。唯有自己,能伴自己一生。对自己好,爱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在阅读阿德勒的《被讨厌的勇气》时,我了解到课题分离。课题分离告诉我们,谁承担结果,就是谁的课题。如Y同学,她难以忍受这样的环境,这是她的课题,她要做出改变。
把我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区分开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分清楚是谁的课题,然后把自己的课题做好。
很高兴能与Y同学有一场愉快的聊天。她心中的结解开,课堂中也恢复了往日的活力。通过交流,她放下了心中的焦虑,知道了怎么做,一切就都好起来了。
我挺羡慕Y同学,小小年纪就懂得了为自己去争取,也懂得为自己的课题做出改变。反求诸己,我很不成熟,直到上大学以后,经历得多了,才明白怎样是对自己好,才学着听从内心的感受。
原来,所有的经历,所有吃过的苦,走过的路,都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