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购物似乎已经成为了继追剧、打游戏之后的另一大兴趣爱好了,没事逛逛淘宝,顺便看看天猫,闲来时逛逛唯品会,突然想到化妆品快用完了再赶紧再打开聚美,如果有什么紧急的,想要马上到货的便又会选择京东。五花八门的购物平台在满足我们欲望的同时也一点一点蚕食着我们的时间,掏空着我们的钱包。
上大学前,只知道双十一是光棍节,还在据说是千年一见的巨大光棍节2011.11.11当天拒绝了一个追求我许久的男生,至于是为什么演变成了购物节我就不得而知了,难不成是那天表白被拒的人太多,大家都用shopping的方式来缓解心中的苦闷,当然只是搞笑的猜测,还有后来的双十二、十一八等等各种横空出世的购物狂欢节更是一个比一个火热。
经历了双十一、双十二后,你的钱包还好吗?翻看了下自己近期的购物记录,十一月份仅花呗账单已经高达两千,还不包括信用卡和唯品花。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唯品会已经“光荣”的升级到钻石会员了,也就意味着我花出去的钱已经超过三万了,是的,三万!而且还送了我几个月超级VIP特权,所有的购物和上门取件退货都不收取费用,当我昨天抱着着袄子去退货时,快递员验收后说了句此单不收取运费,我才真真感受到花出去的钱终于有了一丝回报,但这个回报也只是为了使我将来更多的投资。
在不久前的某个上午,一个朋友在和我分享她的剁手清单时,我还一脸嫌弃的嘲笑她是拿着四五千的收入,过着月入上万生活的人。直到我无意中看到一篇名为《别做买买买背后那个缺爱的小孩》的文章,分析了大多数人在购物中的心理,以及商家是如何利用这种心理引诱消费者消费的,“狂欢背后藏着的是玩弄心理战术的商家和狂热过后依旧空虚的我们”,里面讲了三个有关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锚定效应、从众心理和麦克斯韦尔定律,这里就不对其再进行解释了,以及在文章中提到的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喜欢买买买,通俗点讲就是精神世界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往往会寄希望于物质,该文也提到了《亲密关系》一书,说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追求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也就是爱与被爱的需求。这句话击中了多少人的内心,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却不得不说,虽然我有爱的人,也一直被别人爱着,但是我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着满满的不安全感,怕被抛弃,担心不被认可,似乎只有下单的那一刻可以证明自己很强大,那种虚荣心瞬间被填满。
经历了双十一、双十二后,你的钱包还好吗?今天上午的时候,打开淘宝本是想看下前天买的东西到了哪里,谁知一不留神竟然又添加了许多商品到购物车了,看了看并不贵,还没过百就直接按了指纹付款(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这个指纹付款啊,简直是消除付款罪恶感的一大“神助攻”),过了半个小时,才突然缓过神来,赶紧又查看了一遍那些订单,发现我都买了些什么啊,加湿器,家里不是有吗,还有暖手蛋,明明已经买了四个了,还有一些其他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就因为它们造型呆萌惹人爱,就又买了几乎完全一样的东西。我顺便查看了下这个月的花呗账单,发现都是这种几十块,一百来块的支出消费,不知不觉间已经又小一千了,这才半个月还差一天呢,难怪我永远逃离不了月光一族。
突然的醒悟再加上那篇文章的魅力是我陡然一惊,人类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但是“一本好书,就算出版了几十年,思想的闪光却永远被世人铭记和发挥、使用。内心的愉悦、自我成长带来的满足是物质的东西怎么也比不上的”。于是,更加坚定了我对简书的喜爱,思想总能在这里碰撞,情感也总能在这里得到共鸣。
经历了双十一、双十二后,你的钱包还好吗?2017年12月14日,在这个平凡的日子里,却有一位伟大的文豪墨客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了,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再见,乡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