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技术、政策、法规的落实离不开前方科研人员的辛苦钻研也和国家的长远布局密,本次将立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展开一系列分析,初步包括《规划纲要》讨论的内容、《规划纲要》内容的大致理解、半年来各大OEM/TIER的落实情况。完成上述工作后,会进一步对十三五相关内容进行回顾以及OEM在过去五年是否有按照最初立的大目标去实际落实。
汽车近十年的发展伴随着新四化的一点点逐步落实,从硬件时代逐步向软件定义汽车过渡,从传统的燃油汽车向更加绿色环保的混动/新能源汽车过渡。这次纲要中主要提到了8项和汽车有关的内容,其中4项与智能化相关、3项与电动化相关、1项与共享化相关,涉及的内容包括汽车零部件产品力突破、供应链自主化、物联网搭建、基础建设以及促进消费等。
首先,最为关键的是第八章 深入十四制造强国战略的讨论,这章为后续智能化和电动化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场先是肯定了制造业在当下及未来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保持稳定的同时要提供竞争优势,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这部分在每年成长会暑期的大课都会提到,现阶段小尺寸纳米级的精密制造以及超大尺寸的大型制造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突破的。这部分在第一节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的过程提到了五个维度,分别是基础零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对于上述讨论的微型制造更多考验的是工艺层面而后者更多考验的是产业技术,有效的突破方式让行业龙头企业带头突破。
那么对于车车来说,核心需要突破的基础能力有哪些呢?从电动化层面来说,突破新能源汽车高安全动力电池、 高效驱动电机、 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从智能化层面来说,加快研发智能( 网联) 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 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这部分内容需要结合第八章第二节以及第九章第一节来讨论,车作为机械领域的民用top级存在包含了很多的零件,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全球化经济是密不可分的简单说现有汽车诸多核心零部件还是需要借鉴国外,这个现象从燃油车到现在的电动车都存在。
因此关键零部件的创新及国有化显得尤为重要,小到持续两年缺乏的芯片大到整个动力系统,在2021最新国产发动机调研中核心经济性突破的零部件无一例外来自国外进口的新技术、新工艺,想要彻底摆脱卡脖子的问题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下面是笔者从网上找到现阶段OEM们对未来五年的规化,不难发现大家对于智能化都提出了很高的目标其中一汽和北汽甚至将2030的目标提前了、对于电动化的产品不难看出东风和比亚迪更有信心。
在网联化这个阶段,十一章和十八章分别提出了物联网全面发展并辅以车路协同的出行服务,从软件和硬件两个维度来助力智能驾驶的发展,尽早完成V2X的突破,后者目前现有高速公路的改建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最后浅谈下共享化,在十四章和二十九章分别提出了汽车消费向使用管理转变以及积极增加充电桩的扩建。这两件事的推动是为了让出行者们更愿意开电动车,缓解现阶段充电难、充电慢的问题,并从共享化的层面提出了更优化出行方式的提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