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搭上G838次列车,奔赴广州,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6个省,跨越2000公里左右,从北至南,朝发夕至。由七八年前的33个小时,缩短至10个小时,中国速度,持续增速。
![](https://img.haomeiwen.com/i4061124/3f331b930cb252a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061124/2097f79d4340fbd3.jpg)
自2003年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高铁秦沈客专建成通车,我国高铁、快铁及城铁累计通车里程3.9万公里。据2020.12.22发布的《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截至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3.9万公里,其中高铁达到3.5万公里,2020年全国铁路新增运营里程超过4800公里,其中高铁约2500公里。国家的高铁路网由“四纵四横”扩展到“八纵八横”,路网越来越完善。
时速方面,也持续提高,设计时速300-350公里高铁占比约41%;设计时速250公里客专占比约36%;设计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及城际铁路占比约23%。
在高铁时速保障的背后,要求高铁司机极高的专业能力与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高铁列车驾驶室内有一个30秒踏板,叫无人警惕装置,用于防止司机在开车途中出现瞌睡打盹或不专心的行为,必须30秒内踩一次,如果超出7秒还没踩踏板,无人警惕装置就会报警,报警10秒后还没踩,列车就会自动紧急停车,以此保证列车与乘客的安全。
由此看出,列车行驶,千钧一发,不容丝毫差错,而且铁路网线列车运行,是最有规律、最可控的事情,是否可考虑5G时代时刻被提及的无人驾驶,毕竟,在零容错率面前,程序要比人更靠谱。果不其然,国家铁路局早已有所研究和试验。2017年10月26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上,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特别技术顾问何华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已提出中国高铁正在进行无人驾驶试验,可以实现“无人驾驶、有人值守”。
2020年1月,京张高铁正式开通,世界首条“无人驾驶”的高铁线。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有人值守的无人驾驶、350公里的时速。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停车、停车自动开门、车门和站台联动。全长174公里,从北京到张家口途设10个站,全程由原来3小时7分钟,缩短至56分钟。
按这样发展,“住在秦安、广州上班”指日可待。
远方有梦,归乡有家。
明天开工大吉,加油。
【一个小目标】67/365,关注行业关注趋势,多看多想多反思,做一个讲故事的人,讲一个好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