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活出生命的意义》③ | 忍受这苦难有意义吗?

《活出生命的意义》③ | 忍受这苦难有意义吗?

作者: 当下种树 | 来源:发表于2019-01-18 23:48 被阅读0次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

    昨天我们读到弗兰克尔在集中营中忍受屈辱,遭遇不公平对待等痛苦的经历,他通过对妻子的爱克服了重重难关。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会问集中营里的生活难道只有困苦吗?在解放前的时刻,弗兰尔克和他的伙伴们能否顺利出逃?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集中营少有的温馨时刻

    夜色笼罩着静谧的大地。皎洁的月光下,多瑙河的河水缓缓地流淌着。

    此时,两道光束伴随着隆隆的汽笛声由远及近地照射过来,打破了这安静的时刻。

    这是一辆从奥斯维辛启程的列车,它已经在这不知通往何方的铁轨上运行了三天两夜。

    列车车厢内,挤满了面容枯槁,身材干瘪的囚徒。

    弗兰克尔也在其内,他面无表情地蹲在充满尿骚味的草垫上。不知谁喊了一句“快看,要到大桥了!”

    就像拉响了警报一样,所有的囚徒都面露紧张之色,他们趴着列车的缝隙,注视着前方。列车顿时安静下来,彷佛拉着一群没有呼吸的死人。 

    “我的上帝啊,咱们没上那座大桥!” 随着车厢最前方一人的呼喊,全列车的人都为之欢呼雀跃。

    原来,据有经验的囚徒说那座大桥是通往毛特豪斯集中营的,听说那里与奥斯维辛一样可怖。不走那座大桥,说明他们将要去的是达豪集中营,那里面没有火葬场,没有毒气室,那意味着他们活下去的可能变大了。

    囚徒们是如此的容易满足。是啊,在这里他们对哪怕一丝一毫的慈悲都感恩戴德。

    在过去的几周时间里,弗兰克尔曾想起两件令其高兴的小事。

    一件是工作结束后,排队领饭的时候,发现给人分饭的竟然是狱厨F,他是集中营里唯一一个均等分汤的厨师,这顿饭能让他吃得比平时多一点点。

    另一件是弗兰克尔有几天生病了,他和其余几十名病友躺在硬板床上养病。

    他们不用干活,不用出操,就那么静静地躺着,即使分的食物比平时少也感到快乐。看到别人在腊腊寒冬干活,而自己竟可以慵懒地躺着,少有的幸福感充斥着弗兰克尔的周身。

    也许是生活得太过安逸,现代人心理舒适区的边界变得越发窄小,这使人们丧失了捕捉细微恩典的能力和拥有知足常乐的心态。

    集中营的生活使弗兰克尔的心理舒适区比常人大了数倍,他可以为任何一件小事感恩,这是他在集中营里的一项重大收获。

    这苦难配得上自己所受的痛苦吗?

    “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句话时常出现在弗兰克尔的脑海里。

    那些伟大的名人语录,革命志士舍生忘死的行为无一不激励着弗兰克尔的灵魂。

    他认识到,在这充满着毒气与死亡的集中营生活里,弱小的个体不具备改变环境的力量,他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总有些事是自己无法掌控的。我们无法控制出身,无法控制生命,无法控制配偶等等。

    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说:“要知道自己能控制什么,不能控制什么。”

    人类唯一能控制的就是信念,它可以使人笑对痛苦,积极面对来自人生的各项挑战。弗兰克尔也认识到这一点,控制信念可以让不自由的自己,在精神上重获自由。

    在集中营里怀揣精神自由的人不多,但的确存在。

    他记得那些走进许多屋子安慰同伴的人,他们不惜把自己最后的食物分给别人。

    他们是如此地安之若素,内在的丰盛使他们不惧对未来的恐惧。

    其实每个人都会面临选择,都有身陷绝境的时刻。在这一刻你选择是屈服环境,成为环境的奴隶,还是保持内在自我的自由?

    弗兰克尔说:“如果生命有意义,那么苦难也有意义。”

    是啊,人生就是由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组成,每一个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它们相辅相成才构建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事实证明,那些将人生过得充满意义的人,他们不仅在高峰时尽享生命的厚礼,也会在低谷时仍然选择做一个勇敢、自尊和无私的人,而这个选择是任何事物都无法阻挠的。

    深愿读到此处的你,可以在每一次苦难来临前像弗兰克尔一样,保持内在的自由,以一个高度完整的姿态去迎接每一项挑战。

    未来在何方?

    有人说让人活下去的因素大致有三: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

    对于在集中营里的人们来说,他们或许有爱的人,也有苦事可做,唯独对未来容易丧失期待。

    他们不知道自己何时能放出去,这甚至成为集中营里众囚徒懒得谈的话题。

    在集中营里坚持不下去的人,往往是那些看不到未来的人。他们拒绝了在极端情况下的救命稻草——希望。

    弗兰克尔曾亲身验证过:一个人若丧失对未来的信念,结果会多么地可怕!

    1945年3月初的一天,他的一位狱友——小有名气的词曲作家神秘地对弗兰克尔说:“医生,我做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人赐予我问他任何问题的权力,他说他都能答出来。我问他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你知道,这是我最想知道的答案。”

    “那个人怎么说的?”弗兰克尔好奇地追问道。

    词曲作家小声地说:“3月30日。”

    弗兰克尔看着眼里充满着热切期待地词曲作家,心里暗自怀疑。

    根据推断,战争不可能在一个月之内结束。事实证明那天战争并没有结束,再看那词曲作家,他竟在前一天突发高烧,第二天就不幸去世了。

    别人以为他死于伤寒,其实是死于丧失希望。

    这从侧面印证了尼采的话:“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弗兰克尔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立的意义,这是别人不可替代的。一旦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就会对未竟的事业负责,为家人孩子负责。

    若一个人能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这个原因就会帮助他找到活下去的办法。

    曙光来临前的玩笑

    道阻且长,前路有光。

    很快,弗兰克尔迎来了在集中营的最后一天。

    炮火声已经打到集中营外的不远处。集中营里的大部分犯人都被转移到别处。管理者们见势不妙,也都跑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了少数的病人和医生。

    弗兰克尔是少有的身体还算健康的犯人,他们接到命令要去外面埋葬三具尸体。弗兰克尔和同伴正准备趁埋尸体时逃跑,这时,红十字会的人来了,他们宣称可以保证所有人的安全。

    既然如此,也就没有逃跑的必要了。可事情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顺利。

    晚上,纳粹分子开着卡车来了,他们说要把集中营剩余的人转移到瑞士以交换一些战俘。

    这些纳粹军人把那些病号拖进车里,对囚徒们格外地好。由于主任医师漏点了包括弗兰克尔在内的几个人,他们只能不耐烦地在原地等待最后一辆卡车。

    夜半时分,猛烈地枪炮声惊醒了留在集中营里的人们,他们知道盟军已经打到了集中营周围。

    这意味着弗兰克尔解放了!他终于自由了!

    值得一提的是,那批被纳粹军人带走的病号们并没有转移到瑞士,而是运到另一个集中营里全部烧死了。

    人的命运多么地无常!

    弗兰克尔想起在集中营时,犯人们都惧怕做决定,他们更愿意把自己交给命运。

    解放后的弗兰克尔站在天地间,他抬头望天,只见云卷云舒,飞鸟啼鸣。

    低头看地,静谧地原野直伸到天地的尽头,与高空的骄阳,相互呼应。

    彼时的弗兰克尔忘掉了一切苦难,忘掉了世界与自我,他的脑中反复回响着一句话:“我从心底呼唤了上帝,他在自由的空间回答了我。”

    -【结语】-

    今天,我们看到弗兰克尔终于获得自由。

    他在集中营里的苦难生活使他认识到用积极地心态面对无法逃避的苦难的重要性。命运地无常也让弗兰克尔格外珍惜生命里的每一个细微的恩典。作为一名心理学家,集中营里死里逃生的独特经历为他日后的意义疗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你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富有意义吗?你想不用经历集中营的苦难就可以像弗兰克尔一样珍惜生命吗?

    答案均在明天的内容里,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今日话题】-

    在今天的共读中,我们看到集中营里的人们对生活中的细微的小事都心怀感恩。

    做个设想,假如弗兰克尔与你的身体互换,他在你的处境里会如何感恩呢?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欢迎转发给你的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阅读好书,自我成长!我们明天见,晚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出生命的意义》③ | 忍受这苦难有意义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xa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