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情报主导警务革命时代的到来,中国警方警务模式产生了深刻变革,尤其从傅政华常务副部长主官情报工作后,情报工作面临巨大的提升。尽管我们现在还难以清晰描述其发展过程与模式,但综合各方面判断,笔者认为,这场革命将可能是多点引发、跨界交叉,以智能、融合、绿色、普惠及其相互影响为主要特征,并将深刻影响公安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各层面,彻底改变我们专业建设模式。
新的工业革命对于世界和中国来讲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都希望通过各种经济政策实现经济复苏,占领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但迄今为止,各国经济结构调整仍未到位,经济新动力尚未发挥效力,实体经济有待进一步提振。与此同时,变革也已经开始,美国提出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欧盟酝酿的“数字欧洲”等,从不同角度探索出路,为新的工业革命铺网搭桥。通信、交通、能源、物流互联网等新技术正在为产业发展和改善民众生活创造无限可能和潜力。
新的工业革命不仅仅是单一技术、材料、产品的创新,更是系统创新与融合创新。上世纪80年代,有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处于“第三次浪潮”的同一起跑线上。殊不知,数字技术及其创新经济同样是“双刃剑”,在弥合差距和实现跨越的同时,也在产生新的“鸿沟”和不平等。差距不仅仅是技术层
一.情报专业建设的历史
(一)历程
1.刑警学院的情报基因
1948年5月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成立由社会部与东北野战军情报局联合建立的公安技术训练队并开办报务员训练班,为迎接东北解放培训公安专业技术人员。1949年1月14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布通令,成立东北公安干部学校,东北公安部部长汪金祥兼任校长,汪金祥校长是我党著名情报骨干。由此可见,我院的前身,实际上就是一所培养情报人员的学校,从这样意义上说,刑警学院的基因中就带有情报的属性。
2.课程阶段
20世纪八十年代,我院率先在公安院校开设了犯罪情报学课程,并编写了公安院校第一部犯罪情报学教程,在全国刑侦情报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各地公安院校的情报学教材,基本是以我院教材为蓝本编写的。我院王志华教授也成为刑事情报信息标委会委员。我院也一直是全国自学考试《刑侦情报学》命题组组长单位。
3.专业方向阶段
2005年6月,我院在侦查系组建情报教研室,并招收侦查专业情报方向本科生,2006年招收全国首届情报方向班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
4.专业阶段
(二)成绩
(三)问题与挑战
目前,我院情报学专业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但产生问题的做主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院对情报学专业的定位适当所致。显而易见,以教研室建制开展本科专业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具体表现在:对内,信息不对称,资源难获取,工作难协调。对外,工作难对接,比如,教研室不能参加公安部情报部门的重要会议,调研时得不到相关单位的重视,甚至都见不到负责同志,更无法开展实习基地建设和开展合作共建。
1.向内机构设置不合理。
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