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怀乡记 一》

《怀乡记 一》

作者: 童牛先森 | 来源:发表于2020-04-04 19:45 被阅读0次

又是清明,无雨无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是个好日子啊!

想起往年,这一天是一定要陪了父亲回村里的三叔家的,祭扫、踏青。父亲只有我们俩姐妹,我曾经揣测过这个传统的中国男人,没有儿子,于他而言多少是有些遗憾的,这从他特别地疼爱他的侄儿们身上可见一斑。北方的农村,讲究清明祭扫是只有一辈辈的儿子们才能参与仪式的。但我的父亲在这点上却格外的开明。所以,记忆中,那块身在梨园的墓地,四月间里,便总是繁花树树,春和景明的。

三叔当过兵,退伍后又回到了村里。他跟我说过,从父亲送他的收音机里,接收到了国家鼓励农民搞三产的消息,所以立志从商。老实巴交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爷爷,穷尽一生都无法理解这个在他眼里不争气的小儿子的离经叛道,“狗日的,当农民么不想种地!”

三叔身上颇有些文艺气质,拉胡琴、写大字,跟村里的那些糙老爷们很是不同。不知我的三婶当年是不是相中了他这点,所以毅然嫁进了那个赤贫的家里。三婶是邻村的美人,自来卷、大眼睛,身量苗条很是好看。三叔婚娶时的热闹我一点印象都没有,却清楚地记得,结亲的前夜,我跟父亲母亲是住在他七拼八凑,崭新喜庆的婚房里的,新铺新盖、红盆红罐,大概对于一个几岁的小姑娘来说,这才是顶重要的吧。

转眼的功夫,三叔三婶的孙子孙女们都已经到了上学念书的年纪。他们也跟着儿子到了省城生活,曾经的老兵现如今成了老年活动中心的文艺骨干,又是领唱又是主持的,西服领带化着妆,嗯,还是我那个资深文艺三叔。只可惜,村里的老屋早已不在。多年前,曾经偶到旧居前,大门紧闭,院子早已换了主人。透过门缝,大大的院子空落落的,只有正屋透着点昏黄的灯光。院子里的枣树,枣树下专属于爷爷的马扎,马扎旁永远摇着尾巴的大黄狗,都已远逝了,只有房顶上几株杂草在风中静默着,让人一下子就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样的老屋易主,一样的萧索悲凉,眼泪那时是夺眶而出的。

如今再回村里,已没有了落脚处,只剩下了我的零星的记忆和长眠的亲人们,还有今生扯不断的离情别绪。人生有来处,自是永不能相忘的!

夜微凉,愿亲人安康!

愿凛冬消散,春暖花开后,再无国殇!

顿首

                                    孙女寒食夜敬上

相关文章

  • 《怀乡记 一》

    又是清明,无雨无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是个好日子啊! 想起往年,...

  • 怀乡记

    怀乡记 碧波流浪沐阳归,万鹤齐飞人未随。 泪染家书无处寄,断肠声里浴伤悲。

  • 《怀乡记》——张小贝

    戊戌年辛酉月,于中秋月夜离乡,对月独酌,心下感怀,特作此记。 辽沈故地,古新民府,乡之所在,举杯遥敬。钟灵毓秀之所...

  • 五律丨槐花缘

    又闻槐香。记小时饥馑,槐开以望,祖母采之,或蒸、或煎、或烹,大快朵颐。岁月愈久,其香愈弥,记之兼怀乡愁。 枝发玲珑...

  • 怀乡

    怀 乡 王 浴 海 一丛香蒲,几点芦花,一串鸟啼,几处鸣蛙,都能引出我对...

  • 怀乡

    君可闻:生生不息桑梓地,世事无常起风云。 君可闻:祖祖辈辈居鄚州,老来翻唱《游子吟》。 绮梦每怀乡,惆怅堪绝伦。 ...

  • 怀乡

    犬吠、虫鸣、卡车碾过路面的声音、脑中的雪花噪声是夜鼓胀的那一部分失眠则是残缺的那一部分你摘下故乡的月缝补残缺

  • 怀乡

    外面是瓢泼的大雨, 伴着雷声,有些吓人。 那些过往的行人呢? 不见踪影,也没有留下脚印。 他们是过客, 他们是独狼...

  • 怀乡

    又逢冷雨,凄凄如絮。风过,如立三秋。 朔方已至四月,然则枯草未尽新草未出。远观若有若无,近则斑驳于...

  • 怀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怀乡记 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yj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