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说宁夏西海固的回民快干旱死了 只觉得满眼熟悉
一查果真是张承志那书里写的那个神奇的穷地方
看张承志是在去年冬天的时候一个人百无聊赖的在c4写课程论文
顺手拿了本《心灵史》垫鼠标
一看这作者不就是肖全的影集里那个大粗眉的回民作家么
啊 这么有缘就看一下吧
《心灵史》是那种一打开就能吸引你的书 不需要给很多耐心
张承志就是从一开始就把一个满目疮痍的新世界丢给你 你所要具备的就是一丝好奇心就可以了
那段时间一直在看密宗 文字晦涩难懂 给了很多耐心
而张承志笔下的穆斯林世界 却是清晰明了全然是一个穷人宗教
这个教的最大目的就是告诉生在干旱地区的这些倒霉孩子们
嘿 苦一点也没关系嘛 你就忍忍 忍忍你就能见到主了
仿佛人活一辈子 最终极的目标就是为了见到一个不知道长什么样的主
这显然不符合我们现代人快消文化的特点 我们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吃苦是为了更好的享乐 可不是为了见到主
西方人总说中国的佛教是很特别的宗教
因为举凡宗教 都有god
而中国的佛教却有好多神 求子拜观音 求财拜弥勒 各司其职好不和谐
你绝不担心哪个中国人会为了要见到如来佛祖而做出些极端的事来
中国的个人崇拜从来都不在宗教上
张承志笔下的沙沟 贫瘠到无法言说 苦难的土壤总是滋生虔诚的信仰
正如我在珠峰一夜的笔记里写道
在这荒凉的高原上 宗教成了苦难的人们唯一的出口
张承志亦承认 哲合忍耶回民的天地里 信仰是唯一的出路
而他赞颂牺牲之美 以他母族的苦难为豪
认为严酷的生活环境是精神的净土 颇有些藏人的思维方式
回民们似乎有种与生俱来的狂热和偏执 引以为豪代代如此
汉文化珍视生的可贵 仿佛一切是好死不如赖活着
但回民们似乎更在乎死得其所
张承志写回民千里背尸返乡的故事莫不让人震撼
是愿意干旱的活着还是心安的死掉
不同文化下的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吧 你也无法挑出对错的
有意思的是后来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
写道张承志笔下的沙沟人如今的状况
少年们远离家乡 融入城市 清真寺荒芜 年轻一辈的人们不愿做礼拜
只有畏死的老人还在乞求宗教的救赎
穷则思变嘛 狡黠的汉文化正一点点影响着这个固执的古老民族
也是件好事吧 人总是要先好好的活着啊
故土固然难离
但如果天都不让你活了 你还念个什么经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