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风起陇西》

《风起陇西》

作者: 燃斧滴凡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3-10 20:04 被阅读0次

从《兰亭序杀局》开始,对中国历史长篇悬疑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惜作者作品不多。后来看了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同样没让我失望,顺着马伯庸,看起了这本《风起陇西》。

与长安十二时辰类似,《风起陇西》也是一部谍战题材的大作。时代定在了三国鼎立诸葛亮主政时期。大的故事画卷起于马谡失街亭,那是一个蜀国密谍“最黑暗的时候”,为了诱降曹魏城池令所有密谍全部走到明面,导致败退后遭到了曹魏的大清洗。故事发生在丞相府直接管辖的靖安司,靖安司负责对内安全。故事的主角荀诩是靖安司中层,对密谍有领导权,却要听从司丞的指令。

诸葛亮执政以来,蜀国大力推行军工技术,经过几次碰撞,曹魏大感技术落后的痛苦,派了间谍去蜀国偷诸葛弩的技术。围绕偷、防偷、抓捕、防抓捕,曹魏间谍和荀诩带领的第五组人员展开了频繁又激烈的斗智斗勇。

最后诸葛弩的图纸还是被间谍成功送出了蜀国。荀诩遭到了军方的清算。这里的大背景是军方的魏延和密谍系统首脑杨仪严重不合。荀诩被派到了东吴,牵头东吴情报网络,正好赶上了孙权秘密称帝。荀诩智斗东吴密谍,成功把孙权称帝的消息第一时间传递了出去,迫使东吴主动开放谍报网络信息。荀诩终于从东吴方面了解到潜伏在蜀国内部的魏国密谍。

诸葛亮再出岐山的时候,荀诩已经被派回汉中官复原职。随着曹魏郭淮治下太守府里的最后一个蜀国间谍被发现,蜀国间谍成功逃回了蜀国,还带回了叛逃的曹魏间谍组织高级官员,荀诩和“烛龙”(曹魏间谍)的斗争越来越激烈。

概述故事脉络远不足以道出情节跌宕起伏之一二。马伯庸的小说框架都符合现存的历史描述,他在总体框架不变的背景下,对小人物、小事件做了大量考证,配合想象,便成了现在看到的样子。除了引人入胜的情节外,有些地方也值得深思。家国大义和个人利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人进行了怎样的抉择;荀诩不惜性命,为了蜀汉,拼命与曹魏间谍做斗争,最后发现间谍就在身边,最后的最后又发现了新的东西,为之奋斗的一切瞬间变得没有意义,整个蜀汉复国大业在荀诩的故事里变得黯然失色。

信念是支撑人奋斗的基石,就像我们喜欢用标语,就像神盾局里的“九头蛇万岁”,你以为没有任何意义的标语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你的生活。组织和公司也是一样的,小到一个团队也要有自己的目标或者梦想,概括成标语式的几句话,不知不觉就真的成了一帮兄弟奋斗的终极目标。相应的,当发现奋斗几十年的信念瞬间崩塌,对人的打击最为巨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啊,沉入到琐碎的生活中去,也许是应对任何一个方向的打击的最好的方式。

相关文章

  • 风起陇西

    “历史上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内幕,如果没有,那就制造出一个来。”感觉这本风起陇西就是马伯庸根据历史上托孤之臣李严谎称...

  • 《风起陇西》

    从《兰亭序杀局》开始,对中国历史长篇悬疑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惜作者作品不多。后来看了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

  • 《风起陇西》

    2020.03.29 疫情期间,闲来无事,于是在咪咕阅读上看了马伯庸先生写的小说《风起陇西》。 这本小说以三国时代...

  • 风起陇西

    书也看完了,剧也追完了。它们的主题还是一致的,悠悠岁月天下事再大,小人物终究会像灰尘一样湮灭。剧比书更容易看懂,我...

  • 风起陇西

    风起陇西。古代谍战片,我追的热火朝天。陈恭,双面间谍。作为蜀国安插在曹魏的间谍,代号叫“白帝”。同时,他又...

  • 风起陇西

    风起陇西要在爱奇艺上映了,作为谍战和破案体彩题材的熊市忠实粉丝,我趁着这几天刷完了小说,计中计,谍中谍,真不愧是马...

  • 《风起陇西》

    三国时期古装谍战题材《风起陇西》,谍战再次创新。 我们知道古时候有暗桩、密探等,作者把谍战放在三国时期,打破了常规...

  • 风起陇西

    近期在追剧《风起陇西》,看到一半,前半部分的最大悬念魏谍烛龙高堂秉落网,蜀谍白帝得以洗脱背叛的嫌疑。 说实话,前半...

  • 看《风起陇西》

    九百多字的小说 从上周一看到这周一 这是个历史架空的小说 背景是三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期 人物有我们熟悉的诸葛亮、姜...

  • 关于风起陇西

    讲真陇西能惊动文学报这样的文学圈权威我是万万没想到,不过总体来说权威不愧是权威观点还是很让人信服的,据说好像大结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风起陇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yu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