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老刘回头、弯腰从后边的橱柜里拿出一个锦盒。
老刘善书法,工于行楷。虽算不上大家,但在小县里颇有些名气。他的字常见于宾馆、饭店、厂矿企业。或中堂、或楹联使悬挂之所顿添文墨之香。也有业务销售人员拿来送给外地客户的,虽花钱不多,倒也显得高雅、不落俗套。
老刘因此有很多的朋友,常一起喝酒品茶,也谈生意。
把桌上的盘子叠摞,腾出一块地方。拿块毛巾擦出一个亮堂堂的圈,把锦盒放下。
打开,是一把紫砂茶壶。
壶是黄色的。紫砂壶一般有多种颜色,紫色的高贵,红色的端庄,而黄色的犹显典雅。胎质细腻,密度紧致,一看就是用料地道。
“在宜兴真正用来烧制紫砂壶的砂土已经没有了,这是以前库存的。”老刘说。
打开盖子,内壁光滑,无疖痕针眼。端手内测照样做工精细。单看这俩细节就知道制作人工艺纯熟,不是一般工匠所为。
“这是我请国家工艺大师黄小娟亲手制作的,大师一年也就制作几十把”。老刘又说。
看造型、比例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壶上刻“大公无私”四个行书字。
字大家都很熟悉,眼角一扫就知道是老刘写的。
果然,老刘介绍说:“大师制壶,我提的字,做了十几把,都陆续给朋友了,就剩下这一个精品了”。
“好壶!多少钱?”老王是个商人,倒腾钢管挣了不少钱。他常拿老刘的字送给客户,尽管因此和老刘成了朋友,但依然首先关心价格。
“你要,我只收个本钱。”
“三千块!”老刘豪爽的一如既往。
“好,我要了!”老王照例财大气粗。
老王把壶拿在手里,拿手转着,仔细观察。张局长一旁露出羡慕的目光,后悔自己为啥不早点出手。
“好壶倒是好壶,就是这字……”
“字怎么啦?”老刘问。
“我是个做生意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天性,大公无私对我不适合,生意场上的朋友见了也会讽刺我的。”
张局长接过来,盘算了一下也放下。
“政界也很少有这样的人了,我办公桌上如果放这么一把壶,一定有人认为我在作秀。”
于是,大家不再研究壶,讨论起“大公无私”这个词来。
“大公无私出自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老刘率先打开手机百度。
“大公无私的人还有么?”
大家从孩子到大人,从老百姓到党员甚至三教九流都捋了一遍,发现这个词离我们渐行渐远了。于是,大家得出了一个结论,现在这个词和“小姐、干爹”一样,词性发生了变化,从褒义词变成贬义词了,最多算个中性词。
“这么好的精品,你怎么写这么几个字?”老王责怪道。
“当时也没多想,随手就写了”。老刘不免有些懊悔。
壶被金黄的绸缎包裹,重新放进锦盒和橱柜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