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陈春花有资格被称为“中国的德鲁克”吗?

陈春花有资格被称为“中国的德鲁克”吗?

作者: 边召鹏 | 来源:发表于2016-10-18 18:46 被阅读97次

    陈春花有资格被称为“中国的德鲁克”吗?这是一个问题。

    虽然是个问题,估计陈春花老师不会在意,只要她感觉到她的思想、经验在帮助中国管理者进步,就是一件高兴的事情。我们就更不必在意了,我们暂且把这“中国德鲁克”称号授予我们自己认为最厉害的专家即可。

    自从“慧人学习会”推出了“中国德鲁克陈春花”系列文章后,受到了读者欢迎,纷纷转载和收藏,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主流声音是赞同这种说法,其实这种说法也不是作者提出来的,而是在“网易公开课”陈老师《如何成为有效管理者》一位观众的留言“陈老师就是中国的德鲁克”而借鉴来的。也有个别读者认为“不太合适”----德鲁克太伟大了,或许中国目前还没有管理专家有资格享有这一称号

    作者感觉陈春花老师完全有资格被称为“中国德鲁克”。理由有三个:

    首先,陈春花老师与德鲁克一样以“传播管理知识”为自己的使命。就目前而言,虽然中国很多这家也在推动中国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从“成果”来看,影响力还没有超过陈春花的。很多专家都是“象牙塔”出来的,在“接地气”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第二,德鲁克老先生的法宝是实践,他的第一本《管理的实践》就是来源于对通用汽车的调研,而陈春花走的也是实践之路,陪伴中国家电行业十多年,跟踪中国2000家企业长达10年时间,提出了“先锋企业”“领先之道”等。是真正实践了管理,也是唯一到企业任职并取得成功的学者

    最后,陈春花与德鲁克的作品都“朴实无华”,没有公式,没有图表(几乎没有),就是“平平淡淡”,“娓娓道来”,看似平淡的文字能够引发许多思考。如果按照“学术”标准,陈春花的观点有超过90%的都可以在德鲁克的作品中“找到出处”。其实这不奇怪。

    正确的观点总是相似的

    错误的观点才各不相同。

    另外,还有一个理由,如果我们认为一个人的理论、经验值得学习,我们不妨把他看的“重”一点,只有存在“敬畏之心”才能让我们“心态归零”认真借专家的观点自我反思。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说的非常清楚,只有“自我管理”。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句话,“如果一件事情值得你去做,不妨慢慢做;如果一个人值得你去爱,不妨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爱。”如果我们读陈春花的作品,能够帮助我们在经营和管理中取得更好的绩效,我们把她“当成中国的德鲁克”又如何?

    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

    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

    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

    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

    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

    吃亏的倒是大才子苏东坡。

    如果我们“心中有德鲁克”“所见自然就是德鲁克”,把陈春花当成“中国德鲁克”认认真真学习又何妨?

    想一想中国有多少公司,只要出现问题,老板的第一反应就是“追究责任”,全然忘记了“管理不分对错,只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又有几家公司能够让“一线员工得到资源”?海底捞成为一个绝无仅有的标杆公司,其实也只是“把资源下放到一线员工”而已。

    再想一想工作计划,老板拼命提高计划指标,下属竭力讨价还价,全然没有想到“计划是目标与资源的匹配”-----其实目标都是不合理的,但是可以在资源匹配方面与老板协商。有感于陈春花的这个观点,联系到现实中的真实案例,笔者还写过一篇与此相关的文章。

    将来是否会有一个权威的机构给陈春花老师一个“中国德鲁克”的称号这并不重要,如果我们用她的理论或经验自己去实践,能够取得好的成果这才重要。否则,又有什么意义?

    当然,陈春花肯定与德鲁克存在差距,德鲁克的作品就好比西餐,虽然正宗但是消化起来还是不自然;陈春花的作品则是中餐,我们阅读理解起来更轻松一些。

    两位的作品各有所长,德鲁克如浩瀚大海,陈春花则如精致西湖,建议都要学习。

    我们没有必要争论一个称号,我们说是也没有用,但是在心目中,凡是值得学习的专家都可以称他为“中国的德鲁克”,把“专家看的重一点”促使自己进步,这应该不是一件坏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春花有资格被称为“中国的德鲁克”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et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