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是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第二个中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我们已步入中年,对于圆,步入中年的我们有近乎狂热的执着。在这个中秋夜,月已圆,心未圆。对月凝望,或许就是对圆的执着吧。但是其实,中秋若月敢圆,则人间若缺即圆。
在这个月圆之夜,有人月下团圆,有人月下独酌,有人月下思人。有人在朋友圈刷团圆,有人在抖音里对月凝望,或许都有圆有缺吧,更是对圆的执着。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的寓意就是团圆,而现实从不已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最怕问初衷,幻梦成空。年少励志三千里,踌躇百步无寸功。转眼高堂皆白发,儿女蹒跚学堂中”。所以为了碎银几两,奔波不息。大概在成年人的世界,生活演绎到极致,也只是柴米油盐。
有时候想想,其实不是我们不想偷懒,不想舒服,而是我们生生地被现实逼成了忙碌的疯子,不做个励志的人,好像你都配不上这个时代。常常听到“优秀的人都在拼命,你有什么理由停下”这样的鸡汤。焦虑感由此而生。
“懂了很多道理,缺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诠释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所以,我们会迷茫,会焦虑,如此往复,烦恼不断,心生执着,所以心不圆。
一夜月圆,让我想起了“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即使再不如意,理想还是应该要有的吧。“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生活已经把所有的悲欢离合演绎得淋漓尽致,缺是现实,圆是理想。觉行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圆满即止。但是平凡如你我,若中秋月敢圆,人间若缺即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