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张爱玲的朋友,一定看过她的《半生缘》,这部作品在张爱玲的所有作品中是最特殊的一部,因为张爱玲在创作它的时候,没有用自己的真名,而是用的笔名梁京。当时的作者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值得大家无限的想象。这部小说最早不叫《半生缘》,而叫《十八春》。看了这部小说,我突然想到两个问题。一是前几年那个“我的爸爸是李刚”的坑爹的娃,今天这里讲的是一个实力被姐姐坑的妹妹,坑得本是一生的缘分打了个半折,故叫半生缘吧。二是关于缘分的问题,半辈子的光阴过去了,回首过去,亲亲校园,懵懂年纪,曾经的那个特别特别谈得来的异性同学,是否有勇气去了解了解他(她)的现状?找找看看他(她)的冲动?
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的那个温婉又凄迷的旧上海,主人公名叫顾曼桢,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女性。在纺织厂工作期间,顾曼桢结识了许淑惠和沈世钧,三个人性格各异,却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在相处的过程中,这顾曼桢还和沈世钧擦出了爱的火花。紧接着,恋爱故事中最常见而又最现实的问题来了,两个人家境悬殊。世钧的母亲希望儿子能够与南京的名门小姐石翠芝结合,而顾曼桢是个什么家庭呢?别看她本身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一家七口人过得那是相当拮据的,甚至一度要指望着姐姐顾曼璐出去当舞女为生,也可以说姐姐曼璐是付出了很多,但换来的却是家人的不理解,觉得她丢尽了家里人的脸。这看着妹妹也成人了,自己年纪也大了,顾曼璐突然觉得,是时候找一个长期饭票了。于是她瞧中了当时靠着投机而发家致富的祝鸿才,从此维护祝太太这个名分,也成了曼璐的主要生存手段。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顾曼璐就开启了实力坑妹之路。
不出意料之外,过惯了花天酒地生活的祝鸿才,结婚后很快就对曼璐失去了兴趣。整天是花天酒地,夜不归宿。这曼璐一看这可不好,自己再等等不就被打入冷宫了吗?于是,她突然决定生个孩子,来锁住祝鸿才。怎奈自己的肚子不争气,要不是怀不起,就是总流产,经过几次的折腾,曼璐有些绝望了。有一天她突然发现丈夫祝鸿才竟然对妹妹顾曼桢产生了兴趣。于是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她心里萌生了出来。说来也巧,在这个时候,世钧和曼桢两人闹了点误会,再加上世钧父亲病重,将家业托付给了他。世钧不得不回到老家和曼桢两地分隔。
趁世钧回南京之际,顾曼璐竟然协助祝鸿才强暴了自己的妹妹曼桢。妹妹原本是有机会和喜欢的人共度一生的,结果就这样被毁了。顾母这边那更是气人,竟然默许了这一切,两人甚至合起来欺骗世钧,说顾曼桢已经嫁给了曼璐的初恋情人。世钧万念俱灰,于是在郁闷中答应了与石翠芝的婚姻。其实,石翠芝本来是喜欢淑惠的,这样一来,又一对鸳鸯被拆散了。淑惠也在伤心之余,选择了出国留学。
另外一边,实际最惨的是女主曼桢,在备受凌辱之后生下一个男孩,而后终于逃离了祝公馆。但逃出祝家后她才发现,爱人早已经和别人成婚了。于是曼桢跑到了一个小地方去教书。妹妹走后,曼璐整天都不开心,最终积郁成疾,离开了人世。在曼璐死后,祝鸿才也破产了,穷到连给孩子看病的钱都没有。这毕竟是自己生的娃,曼桢看这种情况怎么可能不管。于是为了照管亲生骨肉,曼桢又回到了祝鸿才身边,和这个自己生平最痛恨的男人同住一个屋檐下。为了家人,曼桢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她在这时想起了为家人而牺牲自己的姐姐,以前我以为我和姐姐不一样,其实我是跟在了她的后面。这祝鸿才呢,落魄后的他突然觉悟了,也深知自己曾经罪大恶极。她向曼桢道歉,并为她准备好了早餐。曼桢发现原来一直恨一个人和一直爱一个人的难是一样的,也许时过境迁,谁都慢慢理解了当初他人的不容易。放下很也就放下了自己的痛。
就这样,一晃18年过去了,缘分让世钧与曼桢有一次在上海重逢。在曾经那个熟悉的小酒馆里,曼桢讲了自己被姐姐设计陷害,被姐夫强奸,生下一个孩子的种种遭难。世钧听后惊心不已,还得知那些年,曼桢给自己的来信都被母亲偷偷烧掉了。时隔多年两人的误会终于真相大白,可是又有什么用呢?知道不知道真相,重逢不重逢,对于如今的两人来说,已经没什么不同了。当世钧希望两人再续前缘时,曼桢却表示,此情不再,大家都回不去了。
书中的一段话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在每个人三十岁之前,似乎很难理解这句话,可当你彻底领悟这句话的时候,估计已过三十。如此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曾经携手漫步的人不一定就是最后的枕边人。在本书最初的版本《十八春》里,故事有着不同的结局,那就是男女主人公们经历了离离合合最后在一十八章里,为了国家的建设,而共同来到中国东北,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场。而后来在张爱玲旅美期间,又对小说进行了改写,删掉了这个略带政治色彩的结尾。将其改为《半生缘》,半生错过,已是缘尽此生,这才是现实。
目前已过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的你们,想想自己,有什么遗憾没有?半生错过,已是缘尽此生,这才是现实。是不是这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