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飞箭》让我脸红眼亮——三集广播连续剧《飞箭》读后感

《飞箭》让我脸红眼亮——三集广播连续剧《飞箭》读后感

作者: 万红英 | 来源:发表于2017-05-31 23:41 被阅读0次

读柯于明先生广播连续剧《飞箭》时,我是边读边脸红,却也越读心越明,眼越亮。为什么?因为我也曾是剧本所指网络传销“云在指尖”的一员(当然,剧本将那传销公司的名字作了艺术处理,叫“云在指上”),我也曾经很热衷地每天在微信朋友圈里推广“云在指上”,一心想发展几个身边的朋友加盟。可惜,由于自己煽动能力或者说营销能力不够,一个下线也没有发展成功。也正因为不见成效,所以干了一个多月,只将自己干成了“指尖管家”,消费了880元,便洗手不干了。后来听说“云在指尖”是传销,我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抽身得早,陷得不深,不然后果就严重了!

后来想想,我怎么当时就看不出它是传销呢?只听信传播者说,它是一种基于电商平台的崭新的消费模式,让人从消费者变成消费商,完全是一种消费革命。现在想想,它的网络宣传真的很具有欺骗性和蒙蔽性。其似是而非的理念极易使人上当受骗。

现在好了,柯于明先生的《飞箭》出来了!在我看来,此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首先,“打传”题材的作品很少,而陷入传销的人数很多。此剧的推出,对当前艰巨的“打传”工作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响应和极大的支持。第二,剧中主要人物张亮、桂秋歌等人物形象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类似的影子,正是现实人物的反映和折射。第三,此剧的推出洗亮了人们的眼睛,提高了人们对传销的辩识能力。剧本通过记述张亮万里追踪打击传销的过程,将传销的特征以一种通俗的说法告知于众,深刻地揭露了非法传销的本质,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和辨别,对曾经误入传销的人具有教育意义,对未曾涉足传销者也有警示作用。

第四,张亮、桂秋歌等国家公务人员义无反顾,坚决打击非法传销的果敢行为,犹如一支飞箭,直插违法者心中,狠狠打击了非法势力。全剧紧扣主题,有力地弘扬了正能量。

此外,张亮等人破获“云在指尖”网络传销案,确是发生在咸宁工商局的真人真事。张亮也因破获位列工商总局七大网络传销典型案例之首的“云在指尖”而荣获“荆楚楷模·最美工商人”荣誉称号,并被授予“湖北五一劳动奖章”。广播剧《飞箭》的推出,无疑是一部很好的推介咸宁、宣传咸宁本土英模人物的重头戏。

相关文章

  • 《飞箭》让我脸红眼亮——三集广播连续剧《飞箭》读后感

    读柯于明先生广播连续剧《飞箭》时,我是边读边脸红,却也越读心越明,眼越亮。为什么?因为我也曾是剧本所指网络传销“云...

  • 飞箭

    杭黄高铁穿山过, 胜比长城造福来; 名扬全球智制造, 盛世中国惠众财。

  • 发光弹弓飞箭

    “妈妈,这是什么快递?”我边走边问妈妈。“这是一个特别神秘的礼物,你期待已久的一样东西。”妈妈神秘的说。 这个东西...

  • 飞箭不动源是伪

    从小就听说过飞箭不动,或者龟兔赛跑由乌龟先出发,兔子无论如何不能超过乌龟这一类悖论命题,多年来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

  • 【连载】相思相见知何日 第八章 成王败寇

    “你的脸是被我的飞箭划破的,你可知道?我的另一支飞箭见血封喉,即刻便要了你爹的性命。”太子说。 我惊诧的看着他毫无...

  • 远归

    乡村落日远,近乡情更怯。 归心似飞箭,儿可望母还?

  • 岁月平安

    朝夕昼夜相循环,岁月光阴如飞箭。时间恍惚如过客,正道清心自然安。

  • 谜语

    说鸟不是鸟,跑步如飞箭。 虽有一对翅,飞也飞不起。 ...

  • 无题

    昨夜梦回汉武朝, 铁甲飞箭各在腰。 策马驱驰八万里, 唯见大雪压弓刀。

  • 七绝·无题

    梦见儿时捉鳖虾, 醒来青鬓染霜华。 莫叹日月如飞箭, 庭下品茶看落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飞箭》让我脸红眼亮——三集广播连续剧《飞箭》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hs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