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6年,
大家的平均工资已经三年没涨过。
学校一再扩招,硕士已经烂大街,已经取消专科教育5年了。
市场行情是这样的,
本科薪水中位数:12k
硕士薪水中位数:16k
整整三年没浮动过,三年了。
时间线回溯到2000年,
由于计划生育国策严格执行,全国夫妻们秉持着少生优生的态度,听信了国家来养老的宣传,
那一年,新生儿数量断崖式下跌,达到历史最低点,仅为1990年的三分之一。
2026年遥相呼应了26年前生育图景,社会可用劳动力人口数量断崖式下跌,人工金贵的很,工厂招不到人,低端服务业没人愿意做,吃苦出力的工作更是被人唾弃。
然而老龄人口占比到达了一个恐怖的数字,人口金字塔倒挂,中国的人口结构如同冰上旋转的陀螺,所有的压力都压在陀螺下端奇点上。
2026年餐饮图景是这样的。
虽然平均工资已经照十年前涨了3倍,但食物仍然出奇的便宜,办公室职员们选择订外卖,路边摊,胡同小店,来填肚子,很容易解决温饱问题。
但服务员金贵了,
2016年一个服务员的月薪只要3k,现在需要8k,还不一定能找到走心的小年轻服务员。
悲剧的地方在于食物价格并没有照2016年水平翻3倍。
小餐厅的流水同样没有翻3倍,雇佣不起年轻服务员,
餐饮行业都患有严重的人力饥渴症。
这个时候,大妈们重新站到历史的舞台,听从历史进程的召唤,从广场的喧嚣中走出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k就干了。
小餐厅的宝洁、端盘、洗碗等工作岗位都被大妈们占领。
点餐这个事,得益于2010起移动互联发展,大家都在用微信点餐,前台还会留一个大妈,为少量年岁大的老人服务。
在2016年看来,50岁,多么美好的年纪,刚退休,儿子还没结婚,没小孩儿需要照顾,拿着丰厚的退休金,衣食无忧,正是舞林争霸、蹦擦擦、摩擦摩擦的美好时光。
怎么到了2026年,刚从工作岗位下来,辛苦一辈子又重新为人民服务呢?
翻看新浪微博,有这样一条时间线,一位大V每周五发布,粉丝数量已经达到了两亿三千三百三十三万
2026年4月1号
北京房产均价已达25.2W,上海23.1w。为了降低金融风险,去杠杆,保持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北上广等35个大中城市联合发布了史上最严限购令,一个家庭只能购买一套住宅,个人贷款年限不得超过(不包含)20年,个贷不再享受利率优惠,5年内离婚都算二套。
谢谢。
———————中国地产大事记@财南京
和父母们居住在一起的待富青年们弹冠相庆,喜气洋洋,终于限购了,呸,这下房子终于要降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