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书友荣荣送给我一个手帐本,是用来写计划的那种,我很喜欢。这个手帐本是我的文字偶像连岳出品的,上面有很多他写的文字,或短或长,朴实的语言,讲述生活的真谛,总能触动鼓舞人的心灵。
我信誓旦旦地认为,有偶像在前面引路,自己一定能按时做计划,完成计划。事实上,这本手帐我一半都没写完。开始时,我想着自己想做的事,看多少页书,写多少字,跑几公里, 每天给自己制定“完美”的计划,结果呢,按时完成的情况很少,久而久之,对自己失去信心,不愿意再写计划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心里有了阴影,甚至有点讨厌写计划书。
我不属于特别勤快的那类人,但也绝对不算懒。我分析自己计划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没有从自己的实际能力出发,只根据脑海里想做什么就计划什么。
个人认为并非人人都适合写计划,写计划比较适合两类人。一类是懒人,另一类是拖延症患者。
懒是主观上不愿意去做,拖延症是一种变相的逃避行为。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借助写计划来督促自己去做事。
当然,计划不能像我上面那样想当然去写,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能力来安排。
你可以在开始时,从最少量来安排,譬如计划每天读5分钟书,写50个字,能力强了,再逐渐增加任务。
倘若你像我一样,每天定的计划完不成,也可以逐渐减少任务量,减至自己有能力完成的范围内。
好友荣荣曾和我分享,她说自己家庭琐事比较多,所以不做具体的计划安排,只要心中大概有个数就行。比如一周看一本书,写一篇文章,不精确具体每天看多少页,哪天必须写,有空就多做,没空就少做,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即可,这样比较灵活,也不容易焦虑。
这种灵活的做法需要有一个前提,你已经养成了做某事的习惯。
你认为有必要做计划吗?你有做计划的习惯吗?欢迎留言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