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日一思】第178篇 从现在开始,孩子因我们而不同

【每日一思】第178篇 从现在开始,孩子因我们而不同

作者: 亦然_杨立群 | 来源:发表于2019-05-06 21:39 被阅读0次
    【每日一思】第178篇 从现在开始,孩子因我们而不同

        今天上午班主任会上,我结合上周去天津参加的全国创新型班主任队伍建设论坛活动,向老师们反馈了我学习之后的一些感想。

          这次培训有四位专家做了报告,他们分别是来自成都石室中学的梁岗老师、浙江平湖叔同实验小学的高飞老师、河南济源一中的秦望老师,还有来自美国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艾斯奎斯。这四位老师有两位是80后,一位是70后,雷夫老师今年是65岁,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永葆年轻态,永怀激情的雷夫。我们从这些老师的报告中,从他们的身上能获得些什么呢?首先我觉得,从他们的身上我们起码能看到:成功离每个人其实都不远。他们四个人中,尤其国内的三位老师,他们起初的境遇跟我们都差不多,在参加工作之初也是在乡村学校,也许他们当时的情况还没有我们现在的好。可以说他们也是“发于畎亩之中”。雷夫老师的工作环境要比我们更糟一些,他是在一个贫民社区的霍伯特小学工作,他所教的孩子大多数是来自贫困家庭。问题孩子也很多,而通过他的努力,他的很多学生后来发展的都非常好,有的考上了美国的顶级的大学。可以说是在一起的一年的影响了孩子的一生。我想说的是,他们起点并不高,遇到的环境和平台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他们却在自己的领域内成了佼佼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相信:每个人其实距离成功并不遥远。那么是什么原因成让他们成就了自己?可能因素很多,我想想来,有两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坚持和坚守,让他们成为了自己,成就了自己。在他们的身上都有着清晰的目标和职业规划,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也许苦闷过、彷徨过,但是对内心的那份期许和希望,让他们坚持了下来,坚守了自己初心和底线。他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突破口从而改变了自己和成就了自己。秦望老师为了生活曾到处奔波,他要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突破口,那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高飞老师选择的突破更为具体,那就是通过主题班会影响和教育学生,预见最好的自己和学生,也遇见了最好的自己和学生;梁岗老师以打造生命在场的幸福教室,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改变自己和学生。雷夫老师,一个几乎痴迷和疯狂的人,曾经被人不理解,被人耻笑。他为了置办教室里活动的器材,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去做兼职,在餐厅端过盘子,在酒吧做过侍应生……,为了赚够班里开支的费用,经常是工作的凌晨,来不及休息再去教室里迎接他的学生。他的身体时时发出警报,也曾经在他带着孩子们去旧金山进行旅行露营时,因过度劳累差点命丧途中。可以说是“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在读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时,也是从开始的不可思议,难以置信,到被感动,由衷的敬佩。雷夫曾经被《纽约时报》称为“天才和圣徒”,我想,他的天才不是他自有的天分,而是一种始终如一的热爱和坚守,让他具有了这样一种看起来异于常人的天赋。圣徒,不是高高在上,看得见摸不着的偶像,而是内心无私的给予别人,成为我们生活中看得见的榜样。我们每个人在出发时,都怀有一颗充满期望和憧憬的心,满怀激情的踏上路途,经过风雨颠簸之后,我们是否还初心依旧,是否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还能坚守自己的内心希冀。从这四位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坚持让他们把工作做到了极致,极致的工作沉淀成了他们的独一无二的特色,他们的独特成就了自己,也改变了自己,改变了命运。我们应该时时反问自己,我们还有自己的坚守吗?我们还在坚持吗?

    【每日一思】第178篇 从现在开始,孩子因我们而不同

          真正的热爱,持久而热烈。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热爱,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所教的孩子。我们每个人又会有情绪的冰点,都会有职业倦怠的时候,也有面临困境时的退缩。这些老师也应该有过,是什么支撑他们走过的?那就是这份真正的热爱。秦望老师所带的班级,我们看来应该渣滓班中的战斗机,有形形色色的家长,面对着千奇百怪的学生,稍不留神就给惹出一摊的幺蛾子。这考验着一颗多么强大的内心和强大的神经。雷夫,曾经被人嘲笑,被人误解,被人指责,付出的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些,如果没有一份真正的热爱,真的很难走下去,也无法走的持久。我想,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会不同,抱怨无法使我们获得幸福,与其抱怨不如改变,与其生气不如争气。努力改变自己,才是影响孩子的最有意义第一步。

        那我们从这四位老师的报告中,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呢?我简单的向大家做一些汇报,让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以资借鉴的地方。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把最主要的地方向大家做分享。

        梁岗老师给我们的建议:要学会家校沟通的技巧。首先,我们要科学的用好QQ群、微信群。在这些群中要谨言慎行,我们的每一种言行都是对他人的一种影响;不要变成事物群或者通知群,我们反思一下,我们的群是不是只有这个功能了;在群内多交流,多分享,最好成为学习群。后面两点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教育和改变人是非常不容易的,也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教育学生和家长,就是要不断地渗透、浸染。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学学唐僧,唐僧教育孙悟空有两个法宝,一个是紧箍咒,就是规则,一个是念经,不断地对猴子进行思想引领,最后这么顽劣的猴子,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也没有退却,终成正果。其次梁老师告诉我们,与家长沟通之前要先备课。也就是说要充分了解学生、家长和家庭。这样我们沟通才会有的放矢。梁岗老师有一个非常细致的家长和学生的问卷调查,这两个表基本上就摸清了学生和家长的底细。我在想,我们为什么达不到这些老师的高度?不是我们的能力不够,是我们的投入不足。这些都要老师很多的付出,不管是体力的还是精力的。再次,还有一些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在孩子好的时候可以告诉家长,我们往往是在孩子不好的时候告诉家长,所以家长非常害怕接到老师的电话,我们仅仅因为有事或者孩子有问题了去找家长,家长的畏惧或者不认可,就把我们有效沟通的渠道堵死了。二是永远一分为二的评价学生,三是预约式家访,四是人人喜欢体现价值。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正面管教》一书中也说到: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五是共事是最好的沟通,六是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对话。我们与家长沟通时不要把家长当做学生训斥。七是真诚、真诚还是真诚。

    【每日一思】第178篇 从现在开始,孩子因我们而不同

          高飞老师给我们的建议:主题班会是我们解决班级问题,进行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既可以开展“预见型”班会,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预设型的班会,也可以开展“遇见型”班会,根据普遍存在的一些热点、意外生成的班会。班会课应该让学生有所触动,给学生心灵一次洗礼,唤醒学生最柔软的部分,让学生对老师、学校终生难忘。班会课可以是多姿多彩的,它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付出,更要我们的深情的投入。

          秦望老师的报告我们觉得有两点最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充分利用好家长和家长资源。秦老师面对班里的特殊的学生群体和家长群体,可以说是把家长资源运用到了极致。我们现在经常是畏惧家长,怕家长。就是内心还没有把家长放在同盟军的位置上。我们仍在孤军奋战。只有学生有了问题,我们才想起了家长,而我们更多是抱怨,我们要把家长拉到我们的战队里来,形成利益共同体,绑在一条战船上。这样家长就不会成为观望者,指责者。我们上周开始的家长进校园活动,各级部各班真正要发动好、利用好。二是给每位孩子一个合适的定位和目标。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如何激发学生,就要给孩子一不同的目标定位和不同的指导。

          雷夫老师的作品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我建议大家认真读读。我把自己感触最深的几个地方和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我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必须成为那样的人”。我希望他们举止优雅,我也必须非常优雅,每时每刻,即使我想对他们发火的时候,也必须非常优雅,即使他们气得我想扔他们到窗外,我也必须保持优雅。我想让孩子们努力,我自己就必须成为我孩子从没见过的那么努力工作的人。那我总是第一个到校的老师,也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人。我还意识到其他老师们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太多,而我的课堂我说的很少,我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做父母的人,首先要成为我们期望孩子将来成为的那种人,孩子总是在观望父母的行为我没有以身作则,而非空口说白话。我要学生诚实、友善、勤奋努力,那么我要先做到学生眼中最诚实、友善、勤奋努力的人,而且必须长此以往,无怨无悔。如果你想要在庸庸碌碌的世界,养育卓越非凡的孩子,就要有耐心,永远以身作则,身先士卒,那样优秀的品质,才能在他们的性格与灵魂中扎根。

    【每日一思】第178篇 从现在开始,孩子因我们而不同

    雷夫老师用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引导教育孩子。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起作用;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靠贿赂起作用;第三阶段,我想取悦于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第五阶段,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靠境界起作用,这与我们儒家思想中的慎独是一致的,是道德发展的最高境界。教育的方式是将他律变成自律,即从被教育者的视角出发,让其产生自觉,这一点跟我们的教育视角有很大的不同。从这“六个阶段”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的思维错误,还是“我能体贴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等较难达到的思维阶段,雷夫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理论的建构,由此所运用的方法和达到的效果自然也是让受教育者自己从思想上产生变化,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教育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充满了立体感。雷夫的“六个阶段”理论,是一步步迈进的,甚至雷夫也承认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要想到达后面的两个阶段是不容易的。在雷夫中国之旅的报告中,雷夫坦言: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教得好的。雷夫将学生分成三类,而他将主要的精力是放在了第二类学生的身上。雷夫的诚实道出了长期压制在中国教师身上的压力。绝不轻易降低孩子的标准,相信他们还能够做得更好。雷夫第56号教室的奇迹源于信任,而同样“六个阶段”理论的地基也是信任。虽然越往后面走,对于孩子来说,越难达到,但雷夫始终相信,孩子还能做得更好。基于信任建立的师生关系,使得雷夫不仅赢得了同学们的爱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身的潜力。

          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要让孩子们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孩子们需要大人经常陪他们一起读书、讨论,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当个好榜样。

          我想,雷夫老师把阅读贯穿了他的教育的整个过程,通过研读莎士比亚作品,表演莎士比亚戏剧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阅读是渗透到人的血液中的,是走进学生灵魂里的。我们当前的阅读之所以低效,是因为我们过于功利,把学生的阅读兴趣淡化或者损伤了。我们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点燃孩子们的热情,而我们往往是脱节和割裂的。不是因噎废食就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使得活动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每次学习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感受。改变让自己变得不同。从现在开始,让孩子因我们而不同。

    【每日一思】第178篇 从现在开始,孩子因我们而不同 【每日一思】第178篇 从现在开始,孩子因我们而不同 【每日一思】第178篇 从现在开始,孩子因我们而不同 【每日一思】第178篇 从现在开始,孩子因我们而不同 【每日一思】第178篇 从现在开始,孩子因我们而不同 【每日一思】第178篇 从现在开始,孩子因我们而不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一思】第178篇 从现在开始,孩子因我们而不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jj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