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是一个十分规律甚至刻板的人,从读书以来就是如此。每天写日记,每周日写周记,并用apple日历按小时安排好下一周的待办事项,列好书单影单每个学年看一些书和电影,有博客开始,也是每两周写一篇专业博客。但是最近停下来了。
在提笔之前,刚刚放下村上的《我在谈跑步时在谈些什么》,许久之前爸爸就给我推荐这本不长的书,爸爸是一个运动爱好者,户外跑步一直有坚持,而我当时我觉得它还不足以加入我的书单,花时间看一个关于跑步的人生感悟。直到我发现我充满了困惑,直到我也开始跑步。
第一个困惑来自于我所读的书。我应该优先阅读哪本书?这个问题就像让我选择森林中最漂亮的花一样愚蠢,这我十分清楚。子集说,君子不器,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对于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更加倾向于抓住那个道,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观念上认识上的提升比细节方法的改进更为重要。我也从未质疑过这个想法,看了许多文学和屠龙学科,对类似《微信营销》一类的书嗤之以鼻。
但当我提笔,我发现我写下的,无外乎某产品的测评、某效果的实现,某应用的设计方案,我的读者也好像更倾向于读一些方法教程性的文章。每个人都想要高高的理念却在学着看不起的器,无论是各个设计博客还是知乎都是如此。所以当我眼前出现文字、信息,都会让我陷入抉择。
第二个困惑来源于对娱乐的看法。《娱乐至死》应当是每个互联网从业者都读过或是听过的书,它阐述了电视时代发展时对社会的思考。我本是一个平常的人,出生在二三线城市家境一般,努力学习考取清华,现在做设计。但单就设计能力的进步,对从小未有耳濡目染设计氛围的我仿佛陷入瓶颈,我和许多普通的设计者一样看重实用,这对于一个交互来说并不为过,但近期交互的逐渐成熟,让一个“并不是太有意思”的我设计能力进步缓慢。当我纠结于专业知识的时候,身边的人更关注我是歌手的晋级赛,或者某个出轨的明星。
就连我自己也不会每天查看专业知识,订阅号和推送。身边的人仿佛都对互联网产品,交互设计充满热情,但又像是互相安慰,彼此娱乐。娱乐到底到怎样的程度才好?是不是越有意思的东西越受人欢迎?这些问题让我提笔写博客的时候犹豫不决。
第三个困惑是关于所从事的行业的担心。这也是在知乎上广为讨论的话题,交互设计是否能并入产品经理或者视觉。曾经我觉得交互设计知识体系庞杂,必定能独成一派,而产品的长链条带来的低效率和学习的无法深入让我开始动摇。就交互设计知识本身来说,大量的书籍阐释相同的知识,所得的新知又难以成体系,而我又更认同由产品经理担任交互的工作,但行业还在讨论,这该如何决定?
第四个困惑引申于第三个。我有多少精力学多少学科?我辅修经济学,对专业学习也几乎花了我所有的时间,却没有达到高造诣,若做产品将有更多的知识需要学习,有的人说,那就学嘛,学的多总是好的。话是不错,我们或许也能快速了解一个学科,但要想深入也必碰到天花板,能够侃侃而谈,里子里只是略懂一二。对于人类创造的数不尽的学科,每个人只能选择一二,而这个选择意味着许多的舍弃和内心的斗争。
第五是对于单一学科的学习方法。通识教育的方法很多人都有掌握,而纵向深入的本领我却没有听到体系的方法,或许也是每个人适用的方法不同,特别是对于自认为学习已久的学科,更能难下笔写些什么了。拿学习交互设计来说,我一想继续学习就有上面几点提到的困扰,以之前的方法如看书难以看到成效。开始让我畏首畏尾。
最近没有写博客,任凭各个网站上每个人都想发出一点自己的声音,我还是徘徊踌躇,我想世间没有唾手可得的道理,与其内心纠结的混迹于知乎给人点赞,不如写下来自己慢慢思索,与人交流,盼能自己想穿。
网友评论
但是对于交互设计来说,本身也是一门认知心理学、设计(很多概念是从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借鉴过来)、用户研究学(这里面又夹杂了统计学,但我倾向于把统计学当作一门工具看)等的交叉学科,那么知识体系是不是也稍微有些庞杂?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教育普及和对知识的重视越来越深,人类的学习能力是在进步的,那么就意味着很多人可以掌握2门以上的学科知识,那么很多学科在交叉时就会产生新的观点或者新的问题,交叉的部分就会变成一门新的学科。
还有关于交互的书籍内容略同的问题,我也有点同感,感觉交互设计的工作流程、design process都是固定下来了,而讲交互设计的书又很难不提及design process的问题。但觉得每本书(主流的那些)的侧重点还是不同的,算是细分把。
(个人愚见,若有说错的地方望兄指出~看到这篇文章确实有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