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个人IP,首先思考的是定位,个人标签,与之匹配的是内容的输出。
天下文章一大抄,抖音、视频的爆款文案也是抄来抄去。找了几个对标账号后,看这些账号浏览量与点赞量高的文案,分析原因。
需求、人性与情绪渲染永远是影响热度的因素。
有一个观点,被若干博主多次转发,主题是《孩子多大上幼儿园》,内容写的是,只要具备了这三种能力,孩子就能顺利入园。这三种能力是: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
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目前大多数孩子入园年龄是两岁半到三岁,还有两岁多的孩子也会入园。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这三种能力是不具足、不完善的,是需要培养锻炼的能力。
幼儿园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孩子自理自立,学习倾听、表达,让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建立初步的社会意识,学会与同伴相处。
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需要有人际交往的伙伴与情境,很显然,在家庭中养育的孩子,缺乏这种交往的环境与机会,如何形成社交能力?
针对孩子多大能上幼儿园这一主题,我认为不在于孩子,而取决于家长与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影响因素有这三点:
第一是孩子的养育方式。孩子从出生到两三岁,他的成长环境是怎样的?是妈妈、保姆、还是老人带孩子?孩子经常接触、交往的人有多少?看护人是否经常带孩子去公园、野外、早教中心或是公众场所?如果孩子的接触的人不止局限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这些直系亲人,爸爸妈妈经常带孩子到户外等公共场所,与同龄的小朋友有接触,孩子很容易就会适应新的环境、接受不同的人群。
第二是爸爸妈妈是否坚定地要送孩子入园,或者说家里人对于送孩子上幼儿园这件事,是否态度一致。在我从教三十多年时间里,见过五六岁也不适应集体生活的孩子,也见过很多两三岁、甚至更小月龄入园,适应性非常好的孩子,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爸爸妈妈对于送孩子入幼儿园这件事,立场很坚定,所以他们会给孩子传递重要的信念:幼儿园是温暖而安全的地方。当家长相信幼儿园、相信孩子以后,孩子内心就会生出力量与能量,很快就能适应入园。
第三点是做好提前的心理建设。孩子都喜欢看绘本,听故事,所以妈妈可以买一些关于入园准备相关的绘本,在睡前读给孩子听。通过绘本故事,孩子在习得、强化语言发展的同时,能够了解幼儿园里的生活情景,还会对小朋友在幼儿园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和场景,有预先的了解,比如想妈妈了怎么办?不想睡觉怎么办?想尿尿了怎么告诉老师?这些绘本故事,妈妈可在睡前反复读给孩子听,两三岁的孩子也喜欢反复听一个绘本故事。在故事里,孩子通过想象、和共情故事里的情节,提前了解了幼儿园生活。
这是我写的第一篇抖音文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