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3952/8c529505007b6bc3.jpeg)
国外一项最新的蔬果营养成分研究发现:若论世界“最健康蔬果”,西洋菜则是蔬菜水果营养总榜单的冠军,而中国大白菜第二。憨憨的大白菜每100克能为人补充日需维生素C的1/4,还提供大量植物蛋白与氨基酸,所以专家评价它好消化且营养丰富。
看到后,与大白菜一样痴痴傻傻的笔者嘴角下意识泛起一丝会心的憨笑。
最被有钱人蔑视的大白菜在老家一带的庄稼人的嘴里称之为“穷人菜”,“救命菜”。很简单,倘然只“填饱肚子”的话,四季皆有的大白菜效率最高也最易得到:个头恁大,一层一层,吃的话也方便。做“圐圙(家乡一带最简陋的一种食物)”的话,一堆切碎的白菜叶子,搅拌进两勺玉米面和一点咸盐就足够一家人暂时解脱饥饿的煎熬了;至于小半晌之后又饿了呢到时再说。至于入口时稍显淡而无味,味如嚼蜡呢,那就顾不得了,饥馑之年嘛。这一页历史距当下并不久远,也就是百十年前的事情,不过老人们说起来还有一种历历在目的感觉呢。
的确,那圆嘟嘟的外形,嫩生生的姿质,个大肥美,又好处理,清炒,上火锅涮,皆随尊便,咋来咋好吃;饿极了那就更不用说了——饥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
白菜的另一个别名是“菜中之王”,缘于其营养高口感好容易上手,像简单一些的白菜豆腐汤,白菜炒鸡蛋,醋溜白菜之类,连笨拙的笔者也会做一点;当然,口味如何,那就得就餐者来评价了。据行家道,以白菜作为原料的有名菜肴至少也有上百种之多,其中一道菜干脆就叫“乾隆白菜”,皇上爱吃呀。哈,你看一棵普通的白菜对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构成了一种怎样的诱惑。
在民间,除了进嘴巴外,白菜的谐音为“百才”“百财”,为美好愿望寄托之对象。
白菜似乎天生就有一种穷苦人的特性,不怕冷,甚至不怕冻。在老家山西晋南冬天储存白菜也极简单易操作:早院子的闲置角落里,挖一方三四尺深的池子,然后将白菜立起彼此紧挨,埋之即可,挖出的土不必全堆其上,半尺厚足可。白菜多则池子大。整个冬天随吃随刨取则可。
除了大白菜的鼎鼎大名外,还有黄芽菜、结球白菜、包心白菜,憨憨菜等别名。在古代曾经被称之为“菘”,盖白菜立秋下种,小雪收获,期间霜雪纷至。古人称白菜为“菘”,大约是因其“凌冬不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
除了上述的穷苦人特性外,白菜还有一种过来人的睿智和聪颖,很是与众不同,如虽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唯有经过霜打后的白菜,入口才更觉滑爽,味道才特别鲜美。
为此,白菜也获得了古今文化人的赞美。
譬如白居易就有一首夸赞白菜的诗篇:“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诗魔对于白菜在霜冻中依然能够存活并展现出甜美口感的感慨。真是,乍感觉似乎耐不得严寒呀,可实际人家浑然不怕。
“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宋代范成大的这首《田园杂兴》也是专门盛赞冬日白菜之美味的即兴作品。诗的大意是说这个时节的白菜甜如蜜藕,但又比蜜藕更加鲜美和招人喜欢。而大美食家苏轼赞得更夸张:“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蹯。”(《雨后行菜圃》)居然直接将白菜与羊羔、熊掌相媲美了。古人对白菜之喜爱,可见一斑,同时直露出来写诗时的兴奋心情。
有人曾做过统计,在古人笔下,赞美白菜的诗作足有几百首之多。敢问诸多蔬菜里,孰还能获得如此多的赞美?
有必要顺便提一下的是,其实将白菜称为“百菜之王”的是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齐老不但爱吃,更爱画,其中有一幅写意的大白菜图,画面上点缀着几颗鲜红的辣椒,并题句说:“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百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体现了齐老对白菜的喜爱。称白菜为“蔬之王”,绝对名副其实。本文的两幅题图皆来自齐老遗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3952/1150b0c5b2497d0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