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段选自《谈话的力量》P6页
米吉是一位大学行政人员的妻子,最近纽约的一次课堂上,她说自己对生活感到厌烦。为什么呢?“因为一整天,陪伴我的就只有两个孩子:一个三岁,另一个还是婴儿。因此梅尔一回来,我就问:“今天怎么样?”我真的是想得到他的回答。但是他说什么呢?“没什么,就跟平常一样。”然后他就打开电视看起来了。
米吉犯了几个简单的错误:
第一,她的询问范围太广。提问题就像开水龙头一样,范围放得越开,得到的回应就越多――直至最后的极限。米吉这样宽泛的问题像“有什么新的消息?“最近忙些什么?”“说说你自己的情况!”往往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回答,所以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
第二,“今天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听起来更像是一句套话,随口说说而已,而不是真想了解什么情况。回答往往也是套话,例如“很好!”或者“还行”。
最后,米吉每天都问同样的问题。这不仅让对方更认准为套话,而且每天都要回答这样毫无创意的问题,很可能也会让她的丈夫感到厌烦。
我建议米吉每天读学校和当地的报纸,然后在让她的丈夫休息片刻之后,就他比较熟悉的话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开放式问题。以下就是她的成果:那天晚上,我告诉梅尔我听说学校要重新设定对文科学生的外语要求。我问他对此有什么看法。接着我们就开始讨论学习外语是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了解别的民族。我们还谈论了各自学外语的经历。结果俩人开始用中学时学的蹩脚法语交谈,开心得不行。最后,我们都谈得很累了,但是很开心,他吻了我一下,小声对我说:"亲爱的,你太棒了!”
这不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吗?
I便签
原文中妻子日常生活中,花在陪伴孩子上的时间比丈夫多一些,丈夫工作一天后,回家后妻子想了解丈夫一天的工作,真的是善意关心,因为没有深入了解丈夫的工作内容,问得问题就会很宽泛,没有指向性:今天怎么样?都做了哪些工作,这个问题确实不太好回答,丈夫脾气好,会耐心回答。如果脾气不好,会感觉是随便问问,搪塞过去。作者给妻子的建议是花些精力和时间,去了解丈夫日常工作领域的新闻动态,让双方有共同话题,寻找切入点后,深入聊天,以此拉进彼此关系。
尝试了解爱人的工作环境,寻找共同话题,润物细无声的关心会增进夫妻关系,保持和谐融洽。
A便签
以下这个故事我正在经历,刚好借助今天这篇文章,来应用和改善我和爱人对于财务问题现状的看法。婚前我和爱人经济彼此独立,我的收入用来供家里日常开销和还贷款,她的收入自己花,因在广州创业需要资金投入,她把自己的收入投进去,也用信用卡投入了一大部分。现在的经济状况是我刚买了辆车,要还3个贷款,压力很大,她自顾不暇,没有经济基础和我分担。我们彼此商量这次的礼金一人一半,来还信用卡。现在两个人的经济状况都很紧张,但又都不愿意降低生活品质,想想以后的生活,还要努力再努力。在跟爱人沟通过程中,我很想了解下她现在创业后经济状况,每次她都不愿正面回答,说自己做活动方案慢慢补现在的窟窿,一问她就感觉压力大,不跟我聊这个话题。每次聊到这里的时候,话题就会不顺畅,看完今天的原文后,我觉得和案例中的女主人一样,是我的切入方式不对。
A2便签
目标:关注她现在花时间最多的2个创业领域,媒体和联合办公空间,找共同话题切入。
媒体:现在正在接触谈判的2个case,给予一些背景调查和建议
联合办公空间:发布出租办公空间的信息,帮她了解下58和赶集网,了解下哪些人会租办公空间,给予建议
行动:我认为她是担心我压力大,不想让我知道她的财务状况后,工作上有负担,她也在努力的止损,开源节流,把工作做的更好。她不想把压力分担给我,是为我好,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信息透明共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所以后续我的行动,对她要有更多的关心。
网友评论
a1 案例可以更具体一点,这是和说话相关的拆书,能够加入对白就完美了。
a2 目标和行动有了,但感觉还不够清晰。
ps,听说这里有土豪....
I便签侧重点好像没有放在提问的方式上,所以导致A2便签的侧重点也不是在改善提问方法上😬😬
I便签有点偏离,应该聚焦在沟通提问时的问题,而不是侧重在改善夫妻关系
A1和A2便签也是和i一样,同时A2没有时间界定,所以也无法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