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差点忘了,补上占位。
审美是一种非常感性的素质,它不是一个可以速成的能力,光恶补知识不行,它需要潜移默化,细水流长的影响。
《论语》虽然不给“仁”下定义,却从相反的角度去阐释怎样是非仁的。当人去修饰言辞,控制表情的时候,便不忠实于内心了。若追求“仁”,则要反此道而行。
于此可知,求仁者,需时刻提醒自己勿“巧言令色”。然而“巧言令色”必是有所求,既要“仁”,又要成己所愿,则是一番功夫,当令辟话题展开。
此外,“巧言令色”难以长久,实属不智。仁智一体,此处可悟之。
看西方选举时政客之表现,可知西方政客“鲜矣仁”。美国也有一些社会贤达,竞选时难以做到“巧言令色”,故难胜出。
例如近年美国大选,特朗普与希拉里竞选时的表现对比而言,前者虽显得粗鲁无礼,然而或许“仁”比后者多了二两。
现在教育理念多求培养“成功者”,也有部分人逐渐转变观念,希望孩子成为普通人过幸福生活。然而,少有人能希望培养孩子求“仁”,追求将孩子培养成为读书明理的君子。
近年来有一种流行的教育理念,即对青少年进行戏剧教育。通过学习在戏剧中进行表演,孩子们能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这种教育理念很流行,可是从“求仁”的角度来看,这样是否会有助于培养“君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