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凡人不凡|101种人生的可能
那个六十多岁来中国读大学的法国人后来怎么样了?

那个六十多岁来中国读大学的法国人后来怎么样了?

作者: 施文静的故事岛 | 来源:发表于2021-01-14 21:02 被阅读0次

爱到深沉时,时间根本不是对手

「 The Story of Olive 」

Olive奥利弗是我当年的法语老师。

高高的个子,光光的头,大大的肚子,还有一屋子的书。

当时的我准备开始学法语,一个朋友告诉我她家小区的信箱里有一份传单,授课的老师就在她家的小区里。我们离得还不算太远,我就预约了第一节课。后来才知道这份传单是Olive让小区打扫的阿姨发放到各个信箱的。这硬广还真的找到了他的目标用户。

于是我就开始了我每周一次的法语学习,一直学到了我真的动身前往巴黎的一个月前。Olive于我亦师亦友,曾经每周一次的法语学习,是我繁忙工作中最清净的一刻。

每次当我踏进他家被他满屋子的书包围的时候,我觉得外面的世界仿佛和我无关,时间也不存在似的。

法语课这样上像话吗?^-^

我们聊诗唱歌,喝酒读书,一群互不相识的人却因为文化的这条纽带,在Olive的课上变得亲密无间。

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对Olive的身世也稍作了了解......

初见

1965年,Olive18岁。那一年是他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那时候还没有直航,他得先飞到巴基斯坦然后再转机到首都北京。他只记得那一晚当双脚踏上北京那片土地的时候,夜色很深邃,气温也很低,他感受到了刺骨的冷意。

年轻气盛的Olive对政治很感兴趣,相信毛泽东思想,觉得可以改变社会和世界所以他选择了前往中国想用自己的双眼来看看这个政治体制下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当时他在北大学政治经济学,没学多久文革就开始了。

折返

带着无奈和万分的失望,他在67年末回到了法国,没想到刚回巴黎没多久又赶上了68年的法国大游行,这到处都在革命的气氛反而让Olive冷静了一些,他觉得革命不是要改变世界而是要改变生活。他后来在巴黎的国立科学研究中心开始了研究员的工作,一开始他研究苏联的经济计划,后来转为研究中国的当代史。

年轻时的Olive

越研究越痴迷,可是当时的政治环境压力很大,他不认识几个中国人,他学得东西都只能停留在书本上让他很苦恼。又过了一些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几个来法国留学的中国研究生,从他们那里他得知了中国近些年的变化,于是他决定还是要再来中国看一看,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的话他可能不会相信。

第二次踏足

于是2006年他抵达了中国的大连,从此就没有再离开过这片土地。

来到中国后,他以教书和翻译为生。后来又从大连转辗来到了上海,一开始在大学里教书,后来萌生了念中文的想法。他当时的想法是自己特别喜欢汉语和中国的文化,如果不加以学习掌握得更好那是件十分可惜的事情。虽然自己也喜欢泰语和印度语但是人这一辈子时间有限,只能花在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上。更何况中国的历史文化太悠久了,一辈子都学不完,他想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汉语和汉字。于是当年已经六十多岁的他报名了上海师范大学的汉语本科专业,决定再好好系统地从头学起。

Olive的同学都比他年轻至少四十岁,他丝毫不觉得别扭,他说我还活着呢,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正做着我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快乐的不得了。

六十多岁的大学生

本科的这四年,虽然学校和他住的地方完全是两个方向,他依旧坚持了下来,并且顺利拿到了本科的学位。他说学习让他很快乐,做研究让他体会到了活着的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家的书也是越来越多了,他是孔夫子二手书店的老客户,他笑着说:”你看,我每天都可以发现很多新的书。这要在国外我很难有这样的研究条件。在中国我能天天买到我研究方向的书目,我真的好开心“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已经笑成了一条线。

他自己有时候都感叹,来中国这么多年了,觉得自己已经被中国化了,自己可能更像是一个中国人。当然毕竟不是出生长大的土地,气候饮食方面也有很多的不一样,其实要适应的东西也挺多的。但是他说因为喜欢就都接受了,没有什么大问题。喜欢一个地方和喜欢一个人一样,你喜欢你就会去包容和接受各个方面。

由于他不回国,四个孩子轮流跑来中国看望他,他说自己从来不会把自己的兴趣强加在孩子们的身上,他们来中国看到的感受到的其实就已经是一颗颗的种子了,中国在他们心中是具体存在的。至于这颗种子会不会发芽这可能得看机缘,假期来中国的经历没准在将来也会影响他们的选择,看他们自己吧!

人生的智慧

这不是勇气啊,这是因为足够热爱。

再来后,Olive又接着申请了语言学的硕士,小屋子里的书也越堆越高,他对中国的爱也越来越深沉。

我问他:“Olive,你六十多岁开始读本科的时候是哪里来的勇气?”

他笑着回答:“这不是勇气啊,这是因为足够热爱。” 他说他从十四五岁的时候开始对书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发现生活中很多的问题可以通过书本来解决。对于中国文化和汉字的巨大好奇也驱动着他做出了与常人不一样的选择。

他接着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作为研究中国当代史的好同志,他给出的例子也很有代表性。“你看当年徐特立同志(毛主席的老师),也是过了中年才奔赴法国去留学的,一边打工,一边学习。” 对于Olive来说,自己的选择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遵循内心的驱动。他说他从来不会用一个理由去说服自己做什么,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他决定去做一件事情的关键,也是唯一的一个答案可以从容的去回答后悔相关的问题。

当你问起Olive的年龄,他总是眯起眼睛说自己在精神上还是个宝宝,对世界的未知充满着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觉得一个人如果停止了好奇和学习,那只是存在而已,并没有活着。他说身体上当然不能永远年轻,但是精神上的永远年轻是可以做到的。

Olive的女儿,Olive和笔者,2017年一起参与公益直播

年轻人不要浪费自己的青春把自己关在一个安逸舒适的房间,恰恰相反他们应该去闯,去创造,去折腾,去挥霍青春无尽的能量去拥抱这个世界,去经历一切的未知,用青春去交换经历是最好的交易,并非金钱。因为青春易逝,钱可以随时再赚,但是流逝的青春年华和那时候独有的心境只此一生只能有一回,你浪费掉那些年的光景,实际流失的是比金子和钻石还值钱的只属于青葱岁月的无畏。当然无所畏惧可能出现在各个年龄阶段,但是所付出的代价会更大。我们一路走来,其实有着很多尘世的牵挂,有对人的,也有对物的。

Olive嗜书如命,有些时候甚至半夜都会爬起来看书,因为想看的书太多了,完全来不及看。在巴黎那会他也有满屋子的书,有一回他心想如果发生一场大火,屋子里的书都烧光了,自己该怎么办?

那一刻他意识到了自己对书的牵挂已经变成了一种负担,有了牵挂就会惦念,有了惦念就放不下了,于是我们就只能止步不前。他想了想,如果一场大火烧光了他所有的书,那他大概需要十分钟的时间去悲伤,然后可以继续往前走。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让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书本于他而言不再是依附的关系,而变成了相伴。既然是相伴那总会有下车的时候,那时候自己再继续往前走,挥手作别。这说的不仅是书,也包括了和他人的关系。

生命的列车终究驶向的是前方,而我们是在列车上从始至终的乘客,别人都是需要上下车的乘客。

关于自由,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对于Olive来说,在学习和阅读的时候的自己是最自由的。他是这样和我描述自己和书本的关系。

书于我而言是一个巨大的保护伞。当我不能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当我没有办法从和别人的交流中得到答案的时候,都是书的出现拯救了我。小时候我父母在外头吵架,我只要抓起手边的书,我就解脱了。我可以在书里去到中国,去到美国,去到很远的地方。他们只是在当下吵架,而我已经在很远的地方了,我一点都不害怕。

你们看到了吗?书的力量有多大,你只管读,关键的时候它护着你带你远走高飞。

遵循自己的内心听起来挺容易的,但是要真的做到其实挺难。首先你得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向外观望久了,也一直忽视了内在,那可能要静下心来关照一下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们每一天都在倒计时,一生也不过区区九百多个月。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提出的概念,他在《存在时间》的那本书里给出了一个避免死亡的终极答案:那就是把人生的整个过程看作是向死迈进的过程,过程本身比结局更真实。只有用如此不中听的方式才能告诫人们,原来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刻意延长的,每一分每一秒地去唤醒内在真正的自己去提高自己生命的质量,然后便有了无限的可能性。

愿Olive继续在书和知识的海洋里徜徉,直到世界的尽头。

凡人不凡更新中

此系列由旅法三语内容创作者施文静发起,旨在记录101种不一样的人生。

只此一次的人生,可以有哪些不一样的可能?

作者介绍

岛主施文静,旅法三语内容创作者,擅长人物专访,原创故事以及个人品牌故事。

约稿、投稿、内容合作及个人品牌故事撰写,请站内私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个六十多岁来中国读大学的法国人后来怎么样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om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