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妥协的人生什么样
「 The Story of Hartwig 」
有人说,人生是在不断地妥协中前行的。有些时候是对自己的妥协,是对他人的妥协,有些时候则是对社会的妥协,和对时代的妥协。
如果......不妥协,会怎样?
01
哈特维希Hartwig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
早年在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就读建筑专业,这所学校目前是德国排名第一的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大学。
早年哈特维希就读的大学他当年收到的第一个橄榄枝是埃贡·艾尔曼Egon Eiermann递过来的,这个递橄榄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二战后德国最杰出的建筑师,艾尔曼邀请哈特维希继续深造读建筑学的博士,这是所有人都求之不得的机会,也没有多少人能企及。
埃贡·艾尔曼 Egon Eiermann哈特维希二话不说,拒 绝 了!
给出的理由是他没有办法造自己不喜欢的房子。言下之意,就是你,艾尔曼造了很多迫于形势而妥协的房子,我做不到,没法跟您学。谢谢赏识,再会。
艾尔曼自然是很生气,可是这就是哈特维希啊!那一年他二十出头。
年轻时期的哈特维希(左)和朋友远足他这样的性格是任何一个时代的老板都无法驾驭的,所以只能自己干。他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建筑设计公司。七零年代受到生态建筑的启发和影响,他逐渐找到了自己想要追随的建筑风格。
70年代设计的居民住宅建筑项目1 70年代设计的居民住宅建筑项目2在当时的一个建筑项目中,他已经开始用生态建筑的技术来造房子了,用泡沫塑料和砖块相结合,打造又隔热保暖又相对轻便新型砖块。他的第一座双六角型平层大木屋也是在同一年代建造和设计出来的,当时他已经非常明确他的建筑要关乎生态系统的协调、有序、循环、平衡和可持续。
double Hexagon wood HOUSE double Hexagon wood HOUSE 双六角形平层木屋
他设计的木屋没有棱角以确保住在里头的人可以感受最大的安全感。他超前的建筑理念和当时的潮流格格不入。
02
所幸的是,他的别具一格也并非孤芳自赏,他成为了德国最古老大学之一的美因茨大学(创建于1477年)的第一个环境建筑学方面的讲师。
年轻时的哈特维希他天马行空的想法深受学生们的爱戴,而且身体力行告诉爱徒们建筑和环境、设计和感觉之间的连接和变化。
比如,他组织学生把咖啡厅大变样,通过简单的位置变化和墙面玻璃的改造,一间透亮宽大的咖啡厅就诞生了。只是他连改造的申请都没打,着实给了学校管理层一个超大的惊吓,“这每天喝咖啡的地方怎么说变就变了?” 但是这事儿还没完,为了向学生展示如何减少对土地的影响来获得相对较多的建筑面积,他又在学校的草皮上打了两个孔,支撑起了一个木制的可以拆解的木屋,后来成了学生开派对和讨论方案的会议室。
学生们都很开心能在自己亲手建造的房子里讨论他们对于建筑的种种想法,只是这两次“毫无纪律”的行为彻底惹毛了学校的管理层,他所提交的成为永久教授的职位申请被无情地拒绝了。
当年建筑专业学生们参与建造的小木屋事业受挫的哈特维希对建筑这个行业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他如同一个刺猬觉得自己和任何形式的组织都相处不下来。那好吧,自己办个组织吧。
除了是生态建筑的早期倡导者,他还想要把生态环保的理念扩大。70年代末,德国现在绿党的前身在哈特维希的客厅诞生了,就是那个双六角形的木屋客厅里,在他和许多其他有志之士的讨论和推动下,绿色和政治两个本无直接联系的词有了新的意义。
1980年,他和家人第一次来到了加纳利群岛中的其中一个岛,他被大自然的美所深深地震慑住了。
这个岛,叫特纳里夫。
特纳里夫岛 Tenerife03
1981年,他在岛上买了一块地。1982年,他共同创立的政党第一次进入议会,但他却提着包去到了奥德赛里尤利西斯的家乡,位于希腊的伊萨卡岛Ithaca。去干吗呢?去造房子。那边有一个生态的社区,他去那儿造了一个树屋。一颗橄榄树,连洞都没有打,用粗绳子捆绑在树干上把房子给造起来了,还是个三层楼的房子。
造完房子的他又走了。但这回他是彻底和德国的建筑行业玩完了。他做了一阵子本地政务杂志的编辑,由于文风太犀利,细节过于真实,他没有办法获得他提交的很多设计方案的申请。他自然不愿意同流合污,于是在一边私底下给周围朋友设计和建造房子的同时,他开始思考退路。不造房子了他还能干嘛?
要不烤面包吧?也不知道这想法是从哪里来的。
烤面包?要知道在德国烤面包这活可是享有绝对垄断权,不是你想烤就能烤。所有人要先在有资质的面包老师傅手下干个三年的学徒,不然你半路出家一点转型的机会都没有,连黑户都做不了,直接给取缔了。这三年哪耗得起,转念一想,“咦!这不还有西班牙加纳利群岛的那块地吗?”于是他偷偷地学,面包店关门后他开始在里头捣鼓。
德国人引以为傲的品类丰富的面包这造房子和做面包还真不是一回事,他家里人可受苦了,由于不愿意浪费食材,每天的面包运全看老天。一会硬了,一会软了,一会酸了,一会苦了,终于在可以烤出德国品质的面包之际,他终于下定决心开着他那辆红色的大众经典款的野营车,带着所有家当从德国一路开车到了港口坐着轮渡抵达了特纳里夫岛。
这一住就是一辈子,也成了他最终的归宿。
04
刚到岛上的时候,那块地皮上什么东西都没有,除了野草。要说哈特维希特立独行之外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做事奇慢无比。这和岛上的时间无缝对接。慢到什么程度呢?一般面包店都是起早贪黑,在清晨烤出新鲜的面包。哈特维希的面包作坊是晚上开始烤制的,第二天慢悠悠地起床后再送到各个面包店。
岛上住着不少退休后过来的德国人,由于怀念特殊的德国口味的面包,哈特维希有了不少客户。关于这面包我还得多说两句因为太神奇了,德国人民好的这口面包有个正式的名字,叫史丹纳面包(Sourdough Steiner Brot)。
这个史代纳来自奥地利,其实是一个发明了这个神奇口味面包的人,同时他还身兼哲学家、改革家、建筑师和教育家的身份。下次有人问你谁是跨界的鼻祖,我想你会有答案了。还没完!他也是一位倡导健康饮食的先驱。
早在二十世纪,他就用黑麦、蜂蜜和水混合一起造出了一款不用任何发酵剂直接酸面团启动的面包。
而哈特维希在他的配方上做了改进,去掉了酸面团的酸味并加入了全谷物。升级后的面包大受好评,解决了岛上德国同志们的一大乡愁。
由于没有什么竞争对手,他的客户们只得适应他这慢面包的速度。虽然带着不少的家当来到岛上,也不能只出不进,生活费还是要基本保证的,卖面包看来可行,他渐渐有了稳定的收入。高峰期还卖到了另外一个岛上,他做着轮渡到另外一个岛的港口,经销商到港口接他。一个交货,一个付款。他也没有刻意和别人提过自己是个建筑师,全岛的人都以为他是个面包师傅。
哈氏面包海报:好吃不贵 · 就是慢点别忘了哈特维希这位面包师傅自己买的地上还是空白一片,他租着别人的房子烤着面包,才开始慢慢设计自己的房子。
哈特维希在开垦土地最终他花了十多年的时间,亲手设计和建造了三座八角形的木屋。
从左至右:按建造的时间顺序其中一个有三层之高,最顶层的卧室有着全世界最好的风景,左手边望出去可以看到西班牙境内最高的活火山,右手边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北大西洋。
其中一座小木屋的日与夜有意思的是,房子的地基用了很多很多的红酒瓶混着水泥,尽最大的可能减少资源的使用。上面架起的木头房子都是腰部胖乎乎的,来保证房屋的面积。
玻璃瓶和水泥混合的地基整整十年,他完成了符合他理念的房子。至今,在卫星地图上还能看到他的三座小木屋。
卫星地图上的三座小木屋(白色的已于2017年被拆除)很可惜的是,其中的一座因为一些文件和政策相违背的原因被当做了违章建筑,在2017年的时候被勒令拆除。一纸文件,来不及任何的申诉,就拆毁了哈特维希的生态小屋。
2017年夏天的拆除现场拆除的理由是这整片土地都是自然保护区,在官方宣告成为保护区后建造的所有建筑都是违建。哈特维希的“违建”开始于这块地被划为保护区之前,但是由于他造房子的速度太慢,这房子造完时这里已经变成了保护区,又由于文件操作的种种失误,最终面临了被拆除的命运。
木屋骨架被移除拆除的过程中,人们发现除了一小部分水泥和玻璃瓶混合而成的地基之外,这座房子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的其它影响。不禁要问,既然是自然保护区,周围都还有人种植大量的农作物,农药的残存会伤害土地,为什么允许农作物的种植而不允许一座环保建筑在自然保护区里,一个区区三十平米都不到的小木屋?
木屋房顶被移除哈特维希在特纳里夫住了三十年。背靠山,面向海的三十年,在这个如果不作诗,不写曲,不作画,不写字就可惜了的地方,他过了三十年完全是自己想过的生活。一天饮一小杯啤酒,一天品一小杯红酒;饿了就摘下树上的果子,摘几朵橙红色的小花(旱金莲)拌个沙拉;每天雷打不动做头顶倒立的瑜伽;写诗下棋会友,时不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间仿佛不存在似的。
05
面对浩瀚的自然和每天东升西落的太阳,面对着漫天的繁星,看着远处白色的海浪一次又一次拍打着礁石,有些关于生命的问题也一次又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一遍又一遍的寻求着答案:我们从哪来?到哪去?我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哈特维希最喜欢的数字是8,因为躺倒的8代表着永恒∞。所以他的收官之作也选用了八角型来寓意着这个数字背后特殊的意义。
现存小木屋的地板由无数的八角型组成永恒究竟存不存在,他可能现在知道了答案,因为他已飘然落至彼岸。而他留下的八角型木屋依旧还在那,每一个面都面对着不一样的风景,只要你接着走,只要你转个身,你看到的会是不一样的景色,人生不也正是这样吗?又何必拘泥于苟且而妥协掉自己的远方呢?
远方从来不是地理上的距离,而是自己和最真实的自己的距离。
Tod: Keine todernste Angelegenheit, Wenn ich sie mit Lebenslust mische Und etwas Freude als Götterfunke.
哈特维希的墓志铭是他自己写的一句诗:若生命的终点糅于热情四溢的生活和天地所赐的灵感花火,死不足畏也。
凡人不凡更新中
此系列由旅法三语内容创作者施文静发起,旨在记录101种不一样的人生。
只此一次的人生,可以有哪些不一样的可能?
作者介绍
岛主施文静,旅法三语内容创作者,擅长人物专访,原创故事以及个人品牌故事。
约稿、投稿、内容合作及个人品牌故事撰写,请站内私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