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学中的“众爱”与“独爱”

文学中的“众爱”与“独爱”

作者: 我怕太麻烦 | 来源:发表于2023-11-25 20:34 被阅读0次

大纲:通过宋代词人柳永的诗歌作品与清朝文学作家沈复的《浮生六记》相比较。在文学历史的发展上,将诗词对准女性形容的作品并不多,而柳永却对歌女之间的爱情情有独钟。众生芸芸,柳永关注到市井小民的爱恨情仇。是属“众爱”而清朝作家沈复的《浮生六记》是同爱妻生活时的酸甜苦辣。是属“独爱”

引用文献:

《浮生六记》

柳永词句

王韬

一、此中有真意

“旭日将升,朝霞映于柳外,尽态极妍;白莲香里,清风徐来,令人心骨皆清。”本句出自《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在本文中,“心骨皆清”在对于景物的描写中并不难看出作者此时仍处于沉浸在丧妻之痛中。王国维先生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事实上,文字当中的情意是栩栩如生的。在封建社会时期的背景下,一切的爱情都基于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想要拥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般的灵魂伴侣并非是一件易事。然而,沈复却早早地遇见了属于他的真命天女。

《闺房记乐》中记述“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或许文言文的字符极为简短,但是其所表达的情感却深远悠长。

柳永,又称柳七。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诗词更富文雅气质。相较于沈复的叙事方式的文字记录爱情。柳永更多作词曲。“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称得上是柳永为歌女写的最为经典也是最为打动的名词句。

古今男性诗人大多喜好借诗言志。因此,在当大多数人高歌凌云之志,怒吟不遇伯乐之时。二者都将目光放在了隐入尘烟的女性的身上。或许,在渺渺诗海中谈论女性,谈论情爱是极为“下作”的,大多数的诗人都不会也不愿将完美的诗歌“下放”。而沈复和柳永却将目光平视,将视界从云端移至身边。而就是这平平淡淡的生活才诞生了滋味复杂的情感和经历。“此种有真意”这种真意是极为可贵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爱”。

二、“众”与“独”

柳永,一个极富盛名的大才子。其所做的诗歌往往脍炙人口,是为大家所传唱的经典。身为官宦世家的子弟,他生活富足,衣食无忧。而阶级所带来的分化与歧视链使得大部分人不耻烟柳之地。而他却注意到了藏在莺莺燕燕中的最为真挚的情感。世人常道戏子无情,娼妓无道。可他却通过一篇又一篇词句证明了世俗中最为肮脏最为让人不齿的地方也存在痴情,也存在爱情。“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水沉鱼落,思悠悠。”原来,身不由己的歌女也有自己的爱情,原来她们并非是行尸走肉,原来她们也并非无情无义。每一位歌女都有着属于她们自己的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感情。而柳永成了记录这些珍贵的、真挚的感情的记录者。柳永对于词是极为珍视的,文字所承载的诗歌不仅仅是记录事件与情感。柳永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去字字斟酌,句句打磨。因此才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极美的词作。而他的词的主人公都是茫茫世间最渺小的“微粒”。他的爱是“众”,是将灰尘般渺小的市井女子刻印于诗歌的“众博”。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啊,一个贴近灵魂,走进生活的灵魂伴侣是极为珍贵的,是值得被记录的。《浮生六记》不仅仅是沈复的人生缩影,更多的是对亡妻的回忆与纪念。短短的几篇文章,记录的却是亡妻的短暂的生命。“茶熟香温,花开月上,夫妇开尊对饮,觅句联吟,其乐神仙中人不啻也。”正如王韬诗中所描述的。沈复与其妻子的生活不可谓不惬意。月下对饮,品茶对句。夫妻之间的爱情就如此被平静的化为几段字句,但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却犹如惊涛骇浪般在我的脑海翻起滔天巨浪。原来,爱情可以如此简单朴素,生活可以如此平淡却韵味悠长。“独爱”,是我觉得最为贴合沈复的词语。他将一生的幸福与思念都记作“六记”,文字无声,可是他的思念却震耳欲聋。陈芸或许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片枯叶,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可她却是沈复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基石,是他生活的动力与灵魂。陈芸将短暂的一生都陪伴在沈复左右,而沈复也将全部的爱与呵护交予陈芸。他们都是对方的“独一无二”。

“众爱”与“独爱”,在众多的名词名作面前是平常的。但是在关注的层次上,无论是柳永的关注的歌女的爱情亦或是沈复回忆的同芸娘生活的点点滴滴,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对于我们来说,更是弥足珍贵。正是有了他们对于生活的独到的眼光才使得我们了解到,平淡的生活中平凡的人群里也存在最为真挚最为珍贵的情感和生活。

相关文章

  • 独爱这清晨的芦苇,与光芒

    独爱这清晨的芦苇,与光芒 独爱这清晨的芦苇,与光芒 独爱这清晨的芦苇,与光芒 独爱这清晨的芦苇,与光芒 独爱这清晨...

  • 我为什么喜欢林平之(下)?

    前言 金庸小说中,我独爱《天龙八部》,可是金庸小说的人物中,我独爱林平之。我爱的不是真实的林平之,而是文学下的林平...

  • 偶题

    偶在园中坐,欲从方外游。众皆爱绚丽,我独喜清幽。

  • 有诗、有友、有远方——人生充满希望

    我不是诗人,却独爱诗,爱诗的意境,爱诗的唯美,更爱诗意般的文字。在诗的世界,纵我畅想与遨游,“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

  • 梅之韵

    众花之中,吾独爱梅花。不与众芳争春,冰枝雪骨,于严寒处与雪斗艳,与风共舞,傲骨飒飒,试问天下有几人欤? 徐悲鸿曾云...

  • 爱梅说 ——王頔譞

    世上人间之花,可爱者甚蕃。宋周敦颐独爱莲。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梅之浸寒霜而不屈,濯皑雪而不傲。众芳...

  • 这是真爱吗?

    爱有大小,小爱爱己,中爱爱人,大爱爱众。 爱有起因,血缘之爱,同窗之爱,战友之情,彼此欣赏的倾慕...

  • 《理智与情感》中的布兰登上校

    文学作品中不乏“大叔”形象,如《理智与情感》中的布兰登上校,《爱玛》中的奈特利先生《简·爱》中的罗切斯特先生,《小...

  • 爱的境界:小爱、中爱和大爱

    爱是神圣的,是发自心底美好的情感。爱有大小,小爱爱己,中爱爱人,大爱爱众。 01 爱己 吃饱穿暖...

  • 坚持的钢笔画

    独爱龙虾,独爱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中的“众爱”与“独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ow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