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秋风利剑
第一次读《三袋米》,是在高中时的语文阅读里。《三袋米》原只是一篇2000多字的短篇小说,发表后社会反响强烈。很多情节囿于篇幅限制没能容纳进去,于是有了长篇《三袋米》的出版,我也有幸重读曾令我和同学们无比感动的故事。
全书围绕王秀云在丧夫欠债又疾病缠身的情况下,想尽各种办法供儿子读书的故事。在时代大格局的背景下,几代人的生活展现在读者眼前。
书中既有农村人坚守土地的苦难,又有下海热潮的高回报;既有青少年时期懵懂的情愫,又有年老后孤独的需求;既有邻里之间的矛盾与猜忌,又有全村人的理解与帮助。
整本书最受读者关注的部分,无疑是处处流露的浓浓母爱。
全书凭借母亲供儿子读书的主线,将这一点表达的淋漓尽致。母爱无私无怨亦无悔,王秀云一直为儿子默默付出,从未想过要什么回报,她只想儿子有书读。
母爱同样坚强,供儿子读书的坚定信念支撑着这位单亲母亲渡过重重难关。为了供儿子读书,王秀云不惜几次下跪,亦不惜卖掉陪嫁来的镯子。对女人来说,那是她最珍惜的东西。甚至到最后,王秀云为了给儿子凑学费和粮食,不得不走上街头到处乞讨。
讨来的那一粒粒米,就像一座座山,重重的砸在读者心头,让人为之泪流。
书中除了叙事外,融入了许多人生哲理。
老天让我活着,肯定就给我留了一条活路。喜是一天,愁也是一天,日子总要这么一天一天过下去。一条路断了,就得开出另一条路,人生那么长,总得有点期盼吧。理想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慢慢地生根发芽,总有一天开出绚烂的花。
文中这些哲理,坚定了一个母亲排除万难供儿子读书的信念,同样给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以力量。
其实母爱的重量,何止三袋米。我们都有母亲,或许你尚不能理解作为母亲的伟大,或许你已经为人母亲。无论如何,我们终将在某个瞬间领悟到母爱的伟大。
不妨就趁明天,对母亲讲一声,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