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的父母是什么样的,我一生中只会有这一对父母了,大概这辈子都会是他们。
他们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也是第一次做女儿。父母那个年代很穷,生了个男孩,意外夭折了,后来生了我,再后来,又生了我妹妹,是早产儿,医生说大脑发育可能不完全,亲戚说不要这个孩子了,母亲同意这个说法,可父亲不同意,便留住了。父亲这一举动算是疼爱孩子的。
二十年过去了,一直是父亲在外打工赚钱养家糊口,母亲做了一辈子的农村人,六年前倒是随她妹妹过,负责厂里的伙食与卫生,那妹妹就轮到我照顾了,我没有任何抱怨,反而觉得母亲能做这个决定真的是想改变自己,可半年就回来了,大概是做了一辈子农活,不识字,工作也做不来。如今一直在家照顾一家子的生活起居和打理田地。我在想母亲对我最大的关爱应该是生活上对我的三餐不饿,让我换洗衣物不愁吧。可是这些我都会啊,什么时候会的,大概在长达8年的在校住宿期间学会了整理衣物,暑期她独自一人忙农活时学会了做饭。我最近抱怨她不会关心孩子,她总是说,“我怎么不关心了,你上学我给你送衣服,你生病了,你高中生病了,你爸给我打电话,我去你们高中给你送钱过去。”可是,我没让你给我送过衣服,我让父亲打钱到我卡里,就是因为你来一趟高中很远,大冬天的很冷 。这些从来不是我需要的,初中就已经习惯自己一个人去看病打针了衣服冬天我会穿的,毕竟我不会让自己受冻。母亲的爱,真重啊!用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去关心着我。
父亲,该是什么样的形象呢?我想象不出来,我看着别人家的父亲,总觉得我父亲应该是一个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随时爆发,特别是对家人,或许对于他来说,我们只是责任,负担。毕竟,家里财政大权就在他手里。记得小学班主任(一直带了我们四个年级)问我,“为什么没有见过你爸爸来接你?”我直接哭了,我不想在外人面前谈论我父亲,因为他在我眼里,是个语言暴力犯,只有过年才回来一趟的人,却总能在吃年夜饭当天发顿脾气,指责我们花钱多,说他自己没本事,没有钱让我们去读书,让我们不读了。现在我彻底清楚了,他就是个失败者,婚姻失败,工作失败,对子女的教育也失败,总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脾气火爆。幼儿园时,家里的柜子被他用斧子砍破了,椅子也被他拆了。我长大了,搬地方了,年年过年吵架,搞得家里气氛紧张。现在我只要听到他说话我就紧张。还记得初二,唯一一篇文章被老师在班上表扬朗诵,那次全班就我一个人的写得好,文章全是以“他”第三人称代替,我知道最后应该点名主题,描述他是谁,可是我没有勇气写也不想写,因为他在我心里,从未尽过一个父亲该有的责任与该有的样子。虽然供我们读书他打工很累,可是同样,他将他心里的阴郁,全撒在了母亲,我和妹妹的身上。让我觉得他真的可怜又可笑。那父亲的爱,可真重如泰山啊!毕竟,他连自己一辈子自在日子都没有过,整天一副苦瓜脸。
父母爱的重量,真的很重,培养出内心敏感女儿,不敬父母的女儿,只觉得应该让他们后半辈子孤独终老的女儿,这重量,犹如那飘落的雪花,一下子就没了,爱也就没了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