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读到罗兰一句话:“不要急于知道什么才是成功,哪里才是巅峰。你只需要知道自己灵魂中最可贵、最有把握的那一点是什么,然后把它发掘出来,把它发扬光大。慢慢的,你自会走向成功。不管别人是否比你更聪明,更伟大,成就更高。只要你尽量发挥你自己的天赋专长,你自会有属于你自己的成就。”没来由地,我的脑海是浮现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
郑板桥数十年苦心练习书法,他搜练古今,遍临诸家,学谁像谁,维妙维肖,可就没人欣赏他的书法作品。他很苦恼。夏夜纳凉,躺在竹榻上,他边沉思边用手在妻子身上比划。妻子烦了,说:“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你怎么老在我身上划?”“有了!”郑板桥一拍大腿,高兴地说,“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郑板桥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琢磨和刻苦磨练,终于自创一体--“乱石铺街体”。从此,郑板桥的诗文书画都刻意创新,“怒不从人”。他说:“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
好一句“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好一句“各有灵苗各自探”!跟罗兰所言不谋而合。这个“体”就是“灵苗”,这个“灵苗”就是“自己灵魂中最可贵、最有把握的那一点”,也就是“天赋专长”。丹青翰墨如此,诗词歌赋如此,凡事各各皆如此。
遍阅社会,我们可以看到,经商的并非个个赚钱;办厂的并非个个成功;从政的并非个个升迁;舞文的并非个个出头……充分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找准自己位置,成功的可能就大;否则,成功的机率就小。
我就有一个同事,数年前,在“下海”潮声中,不顾自身实际,一味求富,冒然“弄潮”,结果呛了一肚子水。在我置身的农村,也有不少农民在致富路上跌了很多跟头,同样是因为缺乏科学决策的指导,羡慕别人搞某种种植或养殖发家致了富,便亦步亦趋盲目上马,最终由于缺少科学技术而血本无归。
惨痛的代价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相反,明了自己天赋专长的,准确抓住自己灵魂中最可贵、最有把握的那一点的人,无论经历多少艰难和磨折,总会走向成功。功成名就,尽展平生抱负。这是每一个有血性的人共同的追求。而如何走向成功?这也是一个共性问题。
问题虽唯一,但答案应该也只能是千般万种。西谚云:“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路也有万千条。全球六十亿人,就应该有六十亿条通往罗马的路!别人的成功,我们无须羡慕;别人的成功,我们更无须仿效。社会环境、成长条件、遗传禀赋、性格气质、教育学养等等,即所谓“灵苗”原素,都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铺路石,正是它们承载着我们走向成功。“各有灵苗各自探”,铺路石的差异决定了成功的差异。关键是,走自己的路。我们无须把每一个鸡蛋都往同一个篮子里装。
牡丹冠群芳,但牡丹园再美,也不如百花园更加地令人流连忘返!
网友评论